由于利玛窦神父如此道地的‘做中国人中间的中国人’,使他成为大‘汉学家’,这是以文化和精神上最深邃的意义来说的,因为他在自己身上把司铎与学者,天主教徒与东方学家,意大利人和中国人的身份
教宗首先表示,在这将临期间,教会礼仪邀请我们默想耶稣与许多人的相遇:耶稣在圣母怀中与圣母相遇;耶稣与若翰洗者、牧羊人和三位贤士的相遇。
法利塞人和税吏祈祷的比喻(参:路十八9-14)所强调的就是这种抗拒。人人每天在心中都有所抗拒。
所有人都去他那里,包括法利塞人和法学士,但他们只是远远站着,不是去接受他的洗礼,而是去监视他。当天的《路加福音》记述,耶稣问群众到荒野里是为了看什麽呢?为看一枝被风摇曳的芦苇吗?
’答案是,主教每个月都写一封信寄给那些愿意为圣召祈祷的人,他们是老年人、病人和教友夫妇。教宗强调,主教们的首要之务应是陪伴信友团体祈祷,其次才是宣讲福音。
我们应将耶稣置於祂子民当中,但我们的心态不可像宗教激进分子那样,而应作为不断受到宽恕的男人和女人,与他人分享天主的慰藉。此外,教宗也详述了得过且过的诱惑,它能逐渐在我们内心、我们的团体安家。
因此,即使我们不从事这项工作,也应该诚心感激并支持那些人,他们走上街头去寻找耶稣所说的外邦人和税吏。
他们努力追随基督,在主爱内生活,努力克制私欲偏情,勇于并乐于背负自己的十字架,宽容一切,善待一切,特别是宽容、善待身边的人、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伤害自己的人。
教宗强调,今天我们仍要留意,不要自我封闭,无视我们城市中的穷人和无家可归者。教宗引用《进堂咏》展开弥撒讲道,天主,求祢检视我,明悉我的心思;求祢察看我是否走入歧途,求祢引导我迈上永生的道路。
最后学员回馈:透过陈博士的讲解认识到了信仰能带给我们如此之多的心理资源;对自己的应对模式和认知模式有所觉察,以及它们是怎样扭曲了我们对天主的认识,如何影响我们与天主、他人和自己关系,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