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承认这个幅度,我们就能凭著友爱行事,同时渴望、寻求且保护他人的福祉和他们的全人发展。”
教宗接着说,今天仍有大量人即便不说出来,(心里)也清楚地“渴望看见耶稣,与祂相遇,认识祂”。因此,作为基督徒和基督徒团体,“我们应该以自己的奉献于服务、合乎天主风格的生活见证来回应他们的渴望”。
圣座封圣部部长指出,莫托拉神父“真诚渴望完全按照天主的旨意行事,用其一生寻求天主的光荣。莫托拉神父是一位深切祈祷的人,也是一位“充满爱德、光明和望德”的人。
「成千上万的人彼此截然不同,却同心渴望一个更正义的世界,在其中人人得到尊严和权利」。
教宗指出,西方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存在边缘」,即:人们渴望生儿育女,却无法圆梦。很多青年难以实现家庭的梦想,最终放低向往的标准,甘于平庸,以工作、旅行和好车等俗物取代崇高的理想。
他们渴望聆听好的讲道,他们在寻求,他们期盼增进信德。当然,老一辈的人多半热心敬礼,专注于实践信仰,信德深厚。年轻族群则是非常渴望更深入地挖掘他们的信仰。
因此,我们对合一渴望不能寄望于时有时无、断断续续零星的机会,而应该使这个渴望成为我们整个祈祷生活的一部分。历代以来缔造修好与合一的人,都是在天主圣言和祈祷中培养出来的男男女女。
教宗在解释福音的讲词中敦促众人,为了迎接世界的救主,我们要放下无用的东西,不要不断地抱怨,而是保持一颗警醒的心,也就是说,要渴望上主,时刻醒悟并准备好迎接祂,迫不及待地与祂相遇。
教宗表明:促进人的整体发展需要对话并且为人的需求及渴望着想,需要聆听穷人和他们在许多方面被强制剥夺的日常经历,同时对具体情况作出明确的回应。
你承认自己软弱害怕,固然很对;接着,你却表示你是一名可怜的修女,又说自己或许渴望侍奉主基督。你不敢直说:“我渴望侍奉主基督。”或“主感动我,使我渴望侍奉他。”而只说:“我或许有这样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