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教友立好表样,行爱德,是教会和神职人员的职责。教友的好表样、行爱德影响深远。
我所就读的濮阳小学的校长是一位德裔匈牙利籍的隆(其化)神父,待人热情诚朴。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日本人到了濮阳县后开始了三天三夜的对游击队的搜捕,很多难民都跑到教会寻求庇护。
就在这时,他结识了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肋撒修女,他被德肋撒修女的爱心所感动,也想做一个她那样有爱心的人,同时也把自己内心的矛盾告诉了德肋撒修女,德肋撒修女听完了他的经历,对他说:人不应该永远记着恨,而应该永远记着爱
刚到中国时的艾伟德。(林云供图)1948年,艾伟德(右)在上海遇见早年收养的“九便士”(左),“九便士”已结婚生子。艾伟德和劳森夫人。
在新疆,原在喀什经文大学任教的阿卜杜勒·卡德尔大毛拉(?-1934)也在喀什创办了一所新式学校,还亲自编写教材。
宗教能够提升人的成长,触动人的内在经验,明辨善恶;了解在善中以「德」滋润生命;「恶」则破坏人与神、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形成疏离;藉此感动人要保持信心,凡事感恩,时刻警醒,不断超越,更新自我。
印度门格洛尔教区的平信徒艾马努尔·德索萨老人,以一百零二岁高龄安息主怀了。
1716年(清康熙五十五年),邰齐台利神父(Desideri,近译德希德理)进入西藏传教,直到1729年才离去,时间长达13年。他的四卷本的《西藏纪事》使他成为第一位而且是第一流的西藏专家。
教宗通谕的第一部分谈的是:爱在创造和救恩史中的一致;第二部分则谈论:爱德,教会作为爱的团体对爱的实践。
因祂的宝血救赎,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无用或没什么价值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单单被祂所爱,一份热情且忠信的爱,一份没有限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