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精神所包含的宽恕、恻隐、怜悯皆属福音喜讯的一部分,也可说是基督圣训的核心,所以耶稣在他的讲道中曾多次反复强调宽恕怜悯,更让我们永远以宽恕精神对待邻人、近人和所有亏欠、得罪、伤害自己的人。
四旬期常常意味着在精神层面的对抗和斗争,因为魔鬼自然而然地要反对我们的圣化,企图使我们远离天主。
获得圣经的知识辅导,学习和借鉴外地福传的好作法好经验,感受荣主益人活动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使自己信,望,爱三德灵性素养得以提升,善度基督徙的信仰生活,“信德”已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成为一些教友不可或缺的精神补品
打开天主教会在中国福传的历史画卷,我们不难看出,从利玛窦神父走进中国大门,到民国初期的雷鸣远神父等,这些传教士为了福音的传播,远渡重洋、跋山涉水,远离故土家园来到华夏,甚至把自己的生命也奉献给了中华民族,他们这种博爱精神正是在回应主的派遣
耶稣活出一种无出其右的生命,他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向下’倾向:关怀穷人及被忽略的边缘人……他宣讲爱,而非刀剑……耶稣基督是激励着基督徒活出其精神的强大动力
作为耶稣的门徒,我们自然不会像教外人那样舍本逐末,仅仅追求外在的欢欣舒畅而忽略内在精神的改变与更新,我们必须通过这有形可见的庆祝礼仪,进一步加强心灵的改造和旧我的脱胎换骨,如此才能使轰轰烈烈的节日富有升华信仰
人们对结构整顿和改革谈论很多,若改革有所帮助,即结构、方法或组织能有效地为福音精神和宣讲服务,那么整顿和改革是有用或有价值的。
简单的字里行间透露的那份爱意,让我看到了一份希望,一份精神———“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在现代享受风化的熏染下,已变得难能可贵了。
重庆市民宗委副主任洪道元在捐赠仪式上发言时,对北方进德和全国天主教教友的深情厚爱深表感谢,他说:“北方进德这次来开县赈灾,体现了天主教会爱的精神。
如有的年龄偏高,疾病缠身,家庭困难,子女不孝,心灵苦闷而寻求主的矜怜,供此机会也找年龄相仿的聊聊天,从而得到精神的安慰;有的是因为家中突发重病,天灾人祸、烦事连绵,一时经济吃紧,精神比较空虚,情感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