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冷淡并不是目前教会生活的主流现象,调查中发现新入教者和一些堂区的福传小组信仰热情持续,福传热忱不减,尤其比一些老教友家庭出生的信徒福传热情更高,愿意拿出时间和精力参与各种服务和福传活动,比如重大节日的游行活动和家庭探访
今天的读经可能会展开另一个反省路线。与基督擘开的身体同行,开辟出一条共同分享圣体之路:与饥饿的人一同分享面包,拆除贫困与不平等的藩篱,这些也都是「圣体的行动」,在其中,所有的基督徒被召叫一同工作。
结束圣母升天节在我们眼前展开圣母在天上的归宿。对我们世间的反映是使我们想到教会命运的暂世历程。
时值1939年,其时抗日战争已在中国全面展开,且正值激烈阶段。段主教在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后,于1939年圣诞节前回到了万县教区。
圣保禄不是说基督的苦难不足,而是指在“默观性参与基督的救恩工程”方面,教会——作为基督的奥体——仍需继续经历苦难,以成全救恩在历史中的展开。
平时,除了在小修院上课外,我还探访教友家庭,给慕道者讲解要理。主日下午忙于办学生活动。圣诞节时,去街上、医院和监狱唱圣诞歌,夏天去夏令营。我把那几年看作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
只有三位负责庶务的修女可以和来往的朝圣者说话,其他的人都终生足不出隐院内门,即使亲人一年一度的探访也都有时间与地点的限制,而且还隔着铁栏杆。
8」他传记作者过度热情的描述不应让我们对此事实视若无睹:即这位本堂神父也知道如何积极地「活」在他的整个本堂的社区内:他定期探访病人及教友家庭、组织民间传教工作和举行主保庆典、为他的慈善工作及传教事业募款且管理基金
就在耶稣升天后的第八天,省会长来探访。类思对他说,“神父,我要动身了。”不知所云的省会长问他到哪里去?类思说道:“到天国去。”
另一个带给希望的行动是为居家或住在医院的病患设想的:探访病患和对他们的关怀能够减轻他们的痛苦,因为怜悯的行动也是带给希望的行动。此外,关心他们乃是“对人性尊严的礼赞”(诏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