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一个婴儿来治愈我们对婴儿、生命及人类家庭的排斥。我们需要婴儿耶稣来战胜我们对生活的恐惧,教导我们如何度圣善的生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主体与客体都是有关生命素质的问题,因此教与学亦必须引进生命的改变、提升、充实、升华。]任何教育都是如此,神学教育自然也不例外。 大部分人对神学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神学深奥晦涩,甚至古怪。
充满喜乐的人是无法隐藏自己的,他们因为喜乐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他们因为喜乐而闪耀着生命的光芒。今天的读经中我们听到四位不同历史时期的,但却都是充满喜乐的人为我们分享他们的生命喜乐。
教宗对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说:今天,很多人自我推荐,要做我们生命的‘牧者’,但只有耶稣是真正的牧者,祂赐予我们丰富的生命。
特别在每晚一个多小时的明供圣体朝拜礼中,伴随柔和美妙的音乐和虔敬而真挚的祷词中,在生命之言《圣经》的话语、诵读时,大家流下了眼泪,办告解悔改,场面感人。
教宗说:「在现世之后不存在虚无,正是对永恒生命的信仰给予基督信徒勇气,热爱地球并建设地球的未来。」「大部份人类都不相信死后,只是单纯的虚无。」
———给爱尔萨·勒文塔尔的信1913年8月11日我如此深切地感到我和所有的生命体休戚相关,因此,在这条永恒的生命河流中,我从不考虑关于任何具体个人存在的开始或结束。
教宗解释道,「对基督徒而言,威能和力量指的是十字架的威能和耶稣爱的力量:这份爱始终坚定完整,即使被拒绝依然如此」;当耶稣为人类全然献出自己的生命时,这份爱完全展露出来。
教宗勉励他们要「朝拜」天主,「接纳」生命,以及「走出去」点燃人心。注视着在圣伯禄大殿前的圣味增爵的圣髑,教宗赞扬这位圣人的心「激发一股爱德动力,且维持了数个世纪之久」。
教宗按照福音作了即席讲道,谈及生命的三个维度:现在、过去和未来。教宗说今天是回忆的日子,回忆虽然常常令人不快,却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