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愿望突然闪电般从她心中出现———“为穷苦的人服务”。到上海后,她就读于徐汇女中,虽身为名门闺秀,却肯吃苦。她还参加校友会,帮助有需要的人。
您既接受了我的礼物,也必定会接受我的祈求;您慷慨地赏赐了我所迫切和满怀信心寻求的恩典。我永远不会灰心,只要向您求就有希望。母亲,请启示我!
(谷2:1-10)这则圣经故事使我想起了一位传道员。一、福传动机她叫杨玛丽,出生于教外家庭,进教18年,现在已步入老年,但身体还很硬朗。她曾经营过小本生意,日子过得还不错。
有人说:感到耶稣爱我时,我就喜乐,但有时忧愁会胜过喜乐。那么,到底我是不是喜乐呢?很多人无法回答。什么是喜乐?真正的喜乐并不是每天在外表上的乐呵呵。
突然一阵滴滴的响声把我惊醒,我拿起手机,是Mary的!我快速打开,一条消息跳入我的眼睛:修士,在吗?旦旦病了!哦,是感冒了吗?我回复。不,不是,他已经昏迷三天了。什么?他怎么了?
年轻的侄子一听沉默了片刻,对叔父说道:“我随时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幻觉,不管在卧室,还是在人群里,日日夜夜我都会被一种虚幻的女人纠缠着,让我痛苦不堪。
两位门徒感到困惑和失望,但与基督在圣言和擘饼中相遇,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热火,于是再次出发前往耶路撒冷,宣布主真的复活了!
因此我鼓励今天的基督信徒们,该当以慷慨的胸怀同穷人和被遗弃者、按照玛窦福音第25章所说的:《只有当你们对你们弟兄中最小的一个兄弟所做的,就是对我作的》这样去分享你们的信仰生活。
因此,在我们关於基督徒的希望系列要理讲授中,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基督的复活是我们的希望,一如圣保禄在格林多前书中所叙述的(参阅十五章)。保禄宗徒想要解答当时格林多团体中一个热点的议题。
教宗在唁电中写道:“惊闻金寿宦枢机逝世噩耗后倍感痛心,我向您以及朝鲜半岛全体人民表示最沉痛的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