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斯枢机六月三日接受美国《天美社》专访时解释,一九八三年通过的《天主教法典》似乎不足以应付“新问题”,故有必要订立新程序。例如,当某位神父离开铎职,他“通常”知会所属主教,并最终要求获得正式豁免。
(路24:44)他也是圣经的解释者,他开启门徒们的明悟,只有他才能开启那用七个印密封的书卷。(默5:1—10)圣经不但适应各人所需,也改造人、变化人,使人符合天主所愿,圣言能同化食他的人。
这位神父解释说:“从脑袋里取出,放到心里,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他也许会有一点想法,如何去适应他的感情,这样他自身就受到了压抑。
1858年明稽章回法国述职,以巴黎圣克罗蒂尔德教堂(St.Clotilde)为样板向拿破仑三世说明和解释在广州建造大教堂计划,项目投资也获得顺利的批准。教堂的设计也参考了圣克罗蒂尔德教堂的一些元素。
他一直不断地为此而解释、讲比喻、行奇迹、牺牲自己,这些都是为了表达天主国的消息。天主的国在现今的社会怎么体现出来呢?不少教友还是有过去的想法:信教是为了救个人的灵魂。
有人把克服孤独求助于心理学,希望通过心理技术,运用情感ABC理论解释孤独感与思想的关系,来去除消极思想克服孤独。真能克服吗?
教宗解释她这种对地狱的恐惧是没有认识天主的爱。安杰拉在这个阶段尚未感觉到爱。她自己也曾写道:她的内心感到惭愧、无地自容,尚未体验到爱,只是痛苦。她得不到满足。
按教父们的解释,这是为使人在面对生与死的恐惧时能对自己的罪表示悔改。每年复活节前夕守夜礼颂唱的《逾越颂》中有这样一句颂词啊,幸运的罪过……。罪恶为何有福?
教宗解释说,这是因为“天主子民凭著信仰意识在穷人身上看到高天的守门人”,在法利塞人的祈祷中却没有这种意识。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解释了在头上撒圣灰的意义,指出灰烬表示我们是脆弱和最终走向死亡的人,但我们也是“天主所钟爱的灰烬”,是“天主的希望、祂的珍宝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