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默想「欢喜」奥迹,意即进入基督徒喜乐的最终理由和最深的意义中。其重点就是降生成人的奥迹以及隐约预示的救恩性受难奥迹。
贝利萨利奥(BelisarioCiroMontoya)神父作为一个「信德赠礼」来到孟加拉国,与宗座外方传教会一样,他这样说到。
9月23日,英格兰肯特郡Snave圣奥斯定教堂,安东尼·康伦神父举行了该堂自亨利八世裂教之后的第三次天主教弥撒。
但圣言成了血肉的奥迹并非某个单一的事件,名为厄玛奴尔的天主也不只是在12月25日与我们同在(玛1:23)。
耶稣基督的复活是基督徒信仰的核心与基础,逾越节三日庆典(复活节)是整个教会礼仪年的核心。
1.祭台象征基督:祭台是基督的记号(参《圣堂奉献礼典》第四章4号及奉献祷词),因为在祭台上,庆祝基督的逾越奥迹,他把他的体、血给予他的子民,因此教会作家把祭台视作基督的标记,进而称呼:祭台就是基督。
教宗吁请众人「切莫遗忘迫害的悲剧」,并指出「基督许多门徒勇敢且含忍的信仰见证,呼唤着全教会重新发现逾越奥迹的丰沛之泉,从中汲取活力、力量和光明,以建设新的人文精神」。
但每人心中对信仰的那份敬畏和真挚情怀却溢于言表,令我感动不已,这批文艺工作者,无论是在圣堂参与弥撒还是祈祷和歌唱,或是在舞台上,都是那样的虔敬、心存感恩而热情奔放,这是一份来自追寻信仰的力量,更是小耶稣降生奥迹的吸引力和真光的照耀
因着他的降生成人,因着他的苦难、死亡、光荣复活和救赎,我们不再做魔鬼的奴隶,我们不再生活在黑暗之中,我们进入了光明……,恩宠的逾越奥迹在今晚实现了。
教宗进一步强调,耶稣在受难的前夕,再次拿起饼来,祝谢了掰开递给祂的门徒,留下了这样一个行动,即“一个新盟约的临别赠言,永远纪念祂死亡与复活的逾越奥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