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受到信仰与爱德诫命的催促行事。为此,教宗提出了三个关键动词,分别是:「呼喊、回应和释放」。然而,「我们也懂得辨认出其它援助和互助的形式」,「不忽略那引领众人通往天主及成圣的目标」。
然而,基督的门徒必须按照圣神行事,净化心中的恶,以圣洁的顽强态度选择福音的道路,拒绝世界的捷径。
耶稣像以往那样,这一次仍谨慎地行事。祂不愿意惊动别人,也不寻求名望或成就,只希望为人行善。祂以这种态度教导我们,行善不要喧哗,也不要炫耀,不‘大肆宣扬’。行善应静悄悄地。
耶稣以祂自己的方式行事,透过见证表明这慈悲。教宗接着表示,见证也会使你处于危险境地。事实上,耶稣的见证引来了窃窃私议。法利塞人、经师和法学士们彼此说:这个人交接罪人,又同他们吃饭(路十五2)。
他进一步解释说,在世上做基督工程的继承者意味着彻底本着爱德行事,有救人的意愿,不审断人。不要审断,而要拯救。但是,我们能从什么方面来谈司铎是基督工程的继承者呢?
当今的我们,若于家庭中,或人与人之间都如同圣人一样的行事为人,何愁家庭不幸福美满,人间不和谐安定?
《师主篇》上说:“你越甘心忍耐,行事越有智德,越有功劳。”(卷3:19:2)想这是主给我们的一个十字架,必须面对接受。我劝爱人睡觉堵上耳朵,或换一个地方睡,慢慢适应,不再去苛求人家。
教宗解释说,犹达斯从开始就离开了与耶稣和其他人的共融,独自行事、自我孤立,贪婪金钱甚至为金钱而利用穷人,丢失了无偿与自我奉献的视野,以致允许骄傲的毒素侵蚀他的思想和心灵,变成“领导逮捕耶稣的”人(宗一16
门徒们却以不同的方式行事,耶稣对他们说:“你们给他们吃的罢!”(路九16)。教宗强调,在基督信仰的思维中,我们拥有的一切,不论多少,唯有在给予的情况下才会结出果实。
加玛里耳劝公议会的人要慎重行事,不要迫害这些门徒,免得“与天主作对”。事实上,“若纳匝肋人耶稣的门徒所相信的是一个谎言者,他们必要消散,归于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