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孩子口中得知两点,其一他的母亲是位中学语文老师,喜欢研读文哲一类的书,常常晚上一觉醒来母亲还在灯下津津有味地夜读;其二是母亲传承了外婆的土话,生活上遇到困难烦心事,不论是劝说自家还是同村的乡亲,挂在嘴上的那句话是
一九四O年,进入河内大修道院完成神哲学业。一九四五年八月,河内爆发革命,修道院被迫关门停课。三年后,才重新开放,但规模明显缩小。年轻的保禄·范恢复学业,并在赎主会会士们管理的太河堂口会院听课。
编者按本文是艾乐思弟兄写给中国教友的信,作为泰泽团体罗哲修士的继任人,他十分关心中国教会。他说:“现在是基督信徒超越分裂、寻求修和的时候了,让一切从信友的心中开始……让我们在共融祈祷中一起转向上主。”
4月20日圣周六晚6点30分,北堂神长教友手持蜡烛,守夜期待耶稣的复活。当晚的弥撒由李志义神父主祭,安神父与祭。教友们个个穿着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参与了庆典活动。
在与老主教的多次谈话中,他给我讲的最为详细的,就是创建河北省神哲学院的事。当初没有教室、没有宿舍、没有教材、没有老师、没有生源,而这一切,都需要他亲自去跑。
在禧年当中更多的去行神形哀矜,让穷人也能体验到天主的慈悲。在四旬期第四主日前星期五及星期六,举行奉献二十四小时给天主参加和好圣事。
学员们边唱边跳边福传,圣神充满心中,激动难以抑制,在广场舞蹈福传活动结束后,很多学员意犹未尽,她们一路唱着圣歌,兴高采烈地徒步回到圣堂。
早在2013年5月,在陕西三原与张老师相遇,他和我谈了关于痛苦在信仰中的作用,及痛苦的存在意义。之后我在2014年5月去陕西凤翔看病之际,再次与张老师就这个话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谈。
伦理神学博士高超朋神父原籍陕西周至教区,从1989年开始修道,1996年2月晋铎,而后在陕西乡下任本堂,2000年被教区派遣赴美国华盛顿天主教大学学习,2007年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应邀在上海佘山修院任教至今
如今的陕西凤翔教区蹇家滩堂区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十多人的读经组轮流读经,改变了堂区以往无人读经的尴尬局面;礼仪组按时打祭饼、铺祭衣,洗小白衣,保持祭台整洁;文艺组在节日演出舞蹈、手语舞等文艺节目,令教友们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