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毫无保留地完全奉献给天主,跟耶稣所做的一样,「在十字架上献出生命」,展现出「生命是爱,它要求人去爱」。这不是一条舒适、容易的道路,但是它能带来「平安和喜乐」。
教宗表示,即使在“一切似乎都要结束的时刻”,在“困苦中,在生命的危机和历史的悲惨情况中”,上主“来拯救我们”,给我们指出醒寤和祈祷是需要走的大道,以免“我们被困难、痛苦和失败所吞没”。
因此,教宗解释道:“在今天的福音中,我们能看到耶稣生命的‘两个行动’:一方面,在约但河的水里,祂走向我们;另一方面,祂举目、举心向天父祈祷。”
如同福音教导我们的,今天患病或残疾的人也能成为相遇的核心:与耶稣的相遇为生命与信仰敞开大门,这能在教会和社会内建设友爱互助的关系」。第二点省思关于耶稣对胎生瞎子的举动。
可能我们从上往下看别人,认为自己比他们好,认为我们的生命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不必每天都需要天主、教会和弟兄姐妹,我们忘记了只有一种情况是允许从上往下注视他人,那就是帮助他人站起来时,这是唯一的情况”。
在弥撒讲道中柳神父分享了耶稣复活的奥迹,邀请大家在复活的基督内,不断更新自己,一心依靠主,相信主,懂得感恩,努力行善,活出一个崭新的生命,开创堂区发展的新局面。
为纪念阿奎纳圣多玛斯荣列圣品700周年,圣座封圣部部长塞梅拉罗(MarcelloSemeraro)枢机以教宗特使的身份于7月18日下午在这位圣人生命中度过最后时日的福萨诺瓦(Fossanova)隐修院主持了弥撒
丘吉尔曾有感而发:“我们通过获得来维持生计,我们通过付出/给予(来升华人生)得到生命。”(Wemakealivingbywhatweget:Wemakealifebywhatwegive.
比菲枢机主教以圣灰礼仪的话,“你既是灰土,你还要归于灰土”,为提示指出:对不承认不可见的世界的存在的人,死亡乃是生命的失败。不少人以为生命必将归于乌有,因此使生前的所行所为也变得空虚,毫无意义。
他提到:“对我来说,这儿的一切(生命)绝不是偶然的──这是一个很难回避的结论!”他把科学实验和卫斯理派的四方论作了一个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