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正值中世纪文化的全盛时期,会议目的为:消弭战争(禁斗周期);戒绝买卖圣物圣职;订立遴选教宗程序(使政治权力无法干预);最后,拉特朗第四届大公会议还颁令规定每年(复活节)至少告解及领圣体一次。
我们是否可进而深思:长此以往,神父只是失去信心,而教友则失去了信德,“点”上的人渐渐远离了天主,这是令主耶稣多么痛心的事啊!
教宗强烈批评了现行的经济模式,指出:激进自由主义和技术至上的思想逐渐使公众舆论信服,经济成长是要达到的目标,即使付出令国家社会运作、公民社会关怀网络以及社会权利和义务受侵蚀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究竟是谁的生日,会令那么多人因他着迷,在圣诞之夜蜂拥而至到教堂去为他庆祝生日?滚滚历史长河中,曾涌现无数英雄人物,有的叱咤风云,有的威震天下,但究竟哪一位能够像他一样,在人们心中留下久远的痕迹呢?
从我们如此向上天呼号的事实上,我们就已经被导入正道;它令我们面对真实的自己:我们其实就是那些向天主呼号和被拯救的人(参阅:艾十3ff)。天主是救主;我们是身处险境的人。他是医生;我们是病人。
他说,目前很多移民离家是因为经济不稳定、欠缺生存所需、天然灾害、战争与社会动乱,但移民过程或令他们更形弱势,基本人权遭剥夺。
另有十家机构每年提供近廿六万次送餐服务,十五家提供居家服务令三千五百人受惠,占全台总服务人数近一成。 这些机构近半数成立逾二十年,更有十五家成立服务三十年以上。
据说,公元40年,圣雅各伯宗徒带着他的八名弟子不辞劳苦来到伊比利亚半岛传教,为耶稣基督的死亡与复活作见证,但皈依的人甚少,这令雅各伯宗徒郁闷惆怅。
这样一个简单的真理,足以令我们这些内心潜伏着工作狂热的人们,再三省思了。现代生活是一个多么奇异的讽刺:一方面是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失业而被迫游手好闲,而另一些人却因为工作过度而自我毁灭。
此情此景,令每位基督徒羡慕不已。耶稣对傅天娜修女说:恭敬和钦崇我的慈悲的人,他们是我慈爱圣心的活肖像。这些灵魂在来世会发出独特的光华,他们绝不会到地狱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