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需要聆听、接纳和默想法蒂玛圣母的讯息”。这实际上就是默想圣经并理解什么是自由,自由并不是做一个人随心所欲的事。“这包括说‘是’,就像玛利亚一样。”
过了八天,狄狄摩的多默把手指伸进主的伤口,碰到了‘他’的肋骨,然后他便跪倒在主的脚边,喊到:‘我主!我的天主!’天主回答他说:‘因为你见到了我,你就相信了!祝福那些没有看见我就相信了的人!’”
甘斯魏总主教的默想为头戴荆棘冠冕的「耶稣君王」带来独特的活力。总主教表示,十字苦架一竖立起来,祂便「能扑向天际,在即将窒息而死以前,抽动着身躯吸取空气」。祂是个人、是个「再也无能为力」的天主。
“我们拥有一位卓有成效的圣召主任,他开展了默基瑟德计划(MelchizedekProject),即定期为年轻人进行圣召分辨”,主教讲述道。
(默2:4)愿你们避静结束后,如同梅瑟从西乃山下来时“面容发光”(出34:30)带着天主的印记重新返回自己的岗位,尽好使命。
众所周知,世界各地在圣诞节都回响着天使向白冷牧童们宣报的喜讯: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亚(路2:11)。福音说这些牧童们被一道强光所环照。
今天的若望福音,通过初期门徒们找到默西亚,天主子耶稣的经过,为我们描述人寻找天主的过程(若1:35-42)。渴望天主的人,以为若翰就是他们内心所渴望的“救主”,他们去做了若翰的门徒们。
因中西绘画观的差异,郎世宁的作画题材由皇帝指定。人像必须画平板板的正面,不能画阴影,因为像上的阴影好似脸上的斑点瑕疵。
我们可以在一个视野下来默观这种整体一致性。从耶稣为门徒洗脚的事件中,我们能够看出耶稣的所作所为及他本人的样子。他本来是主,却屈尊临卑。他没有身着华服,却仆役般侍立一旁,以完成奴仆为主人洗脚的服务。
1、基督一直在洞悉、实行天父旨意耶稣是一个始终行走着的追求者,把祈祷完美融进生活言行的楷模,是一个用尽一生的时间去洞悉、实行天主旨意的人。作为圣父旨意的洞悉者,耶稣一直在不断寻求和成就这个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