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林枢机最后表示,圣座意识到自己的宗教特性和普世使命,愿意为和平事业贡献力量,坚信“唯有团结一致和世界性的承诺,将保护人,尤其是妇女、儿童,以及所有无自卫能力的平民置于中心地位,才能寻求各民族的真正和平与发展
疫情更加凸显了分裂、自私和对紧急状况缺乏“作出共同回应”的能力。教宗说,“世界继续关闭心门,拒绝对话与合作,拒绝以开诚布公的态度为谋求众人的福祉而共同努力。这是尘世如此运作、如此行事的潮流”。
教宗写道,这些爱德的表样成为教会社会训导的原则,为所有善心人士提供了关怀的“法则”,即“促进每个人的尊严、关怀穷人和无自卫能力的人、关心公益,以及保护受造界”。
铎职与奉献的生活要求有开放胸怀的人们,他们是“有极大创意能力的人、是慷慨自我奉献、是安慰焦虑的同情者和增强希望的坚定信念者”。接着,教宗提到大圣若瑟为每个人圣召启发的三个特征:梦、服务和忠诚。
「圣神使他们能按照各自聆听和理解的能力、依循每个人的文化和语言抵达他人那里。换句话说,圣神让不同的人得以沟通,缔造合一与普世性。
我们希望能在世界主教会议的进程中增进爱耶稣、爱教会的能力。即使观察到的事物不尽然是正面的,我们仍然必须为了关怀、为了爱而这么做,以宣扬和维护耶稣之名。」(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爱有转化的能力,我们仰赖超性的德能,使恩宠降临在婚姻和家庭当中,并使之成长,与耶稣基督一起同行。
一个人所做的克苦,应该与他的能力和生活状态相适应。四旬期的克苦和守斋为大多数人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于那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病人来说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圣傅天娜修女是如何做的!
教宗写道:“他们的劳动、他们的吃苦能力、他们的青春活力及满腔热情使接纳他们的团体变得富饶。但他们的贡献若透过有针对性的计划受到珍重和支持,那将会更加巨大。
为此,教宗劝勉信友们不要迟疑或找借口,因为魔鬼惯用的伎俩是“让我们以为一切全靠自己的能力,从而剥夺我们对天主圣宠的信心”。伯多禄对我们的叮嘱则是要“摆脱一切形式的尘世安全感”,每天跟随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