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2012年12月6日第44期)现在我们一起来想想耶稣教导给我们的爱的艺术,看看它有什么特征,足以成为基督徒生活的光彩迷人的源头。
并认为“圣爱从另一个维度进入生命的整体和爱的全部特征。”是爱的深层维度,是“切入爱中的爱”,最终转化着生命与爱,我理解他说的这种圣爱就是耶稣基督在福音所宣讲的“天主之爱”。
他说:虚伪乃是让生命成为向观众表演的一个剧场,戴上面具,停止本人的特征而进入他人的角色。人与角色有重大区别。角色是人的变形。人有一个面容,角色则戴一副面具。人完全赤身露体,角色则全身穿戴且粉墨登场。
分疏之爱的依据与特征就超越性的路径而言,儒家的仁爱既是可行的,又是切实的;它既承认世界的分疏与差异,又在分疏与差异的世界中建立起超越性和普遍性的“平等”与“一体”;它既承认“情”的具体的真实性,即“触景生情
依照《圣经》的教导,“我们是天主的肖像,因为在我们身上存有那造生我们者的特征”。
通过本文,我们将看到,科学和诗歌的一个共同语言特征是类比语言的广泛应用;另外,尽管体现于不同层面,但科学与诗歌同样取向于总结概念,偏爱简明叙述而不是繁冗描绘;最后,我们将特别关注诗歌和物理学对审美趣味的青睐
作人灵的父亲和母亲在谈到更新的第三条道路“服务的创造力”时,教宗指出:“服务是基督使徒的特征。
“教宗的祝福代表了全球整个天主教会的态度,这会使天主教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会消除人们以往对教会的误解和成见。”山东济南教区张宪旺主教对教宗奥运举办前的再次祝福表示赞赏。
教会存在,正是为了宣扬这个真理,即使教会受到丑闻的伤害。教宗指出,教会是耶稣亲自建立的,否则,教会早已没有了。教会中呈现大量的希望征兆,许多新的活动和创举兴起,都是从内里、从青年们的喜乐而滋生出来的。
梵蒂冈电台台长隆巴尔迪神父本周在梵蒂冈电视中心每周新闻专题节目「第八日」中,解释教宗本笃十六世几天前在米兰第七届世界家庭大会,答复离婚再婚的敏感问题时所说的:即使不能领受基督圣体,仍要意识到自己与教会的圆满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