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陈子昂有《游子吟》一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祥的母亲用细密的针脚缝出的是对远行孩子的浓浓的牵挂。
有些人只着眼于俗世的事,那么,他们已得到了赏报(参玛6:22,2);正如也有很多人,随他们的私欲偏情行事,所以,他们所献上的,都是不洁的。
马槽描写耶稣的诞生,简单和喜乐地宣报天主子降生成人的奥迹。藉此,耶稣诞生的景象,从圣经的字里行间活现出来,如同活生生的福音。
于是众人齐祷,祷声响彻长空……几天之后,江南有人来报说,那一天的中午,扬州一个讲堂聚集了1000多听众,发现从西北方传来奇异的香味和祈祷声,从讲堂北门而入,直出南门,大家都感到惊异,就不由自主地都随着祈祷声和芬芳沁人的香气流散的方向走出了会场
现在学士因王命不可久留,妾又担心会成你的累赘,所以也不敢与学士同行,只能从此发誓洁身以报学士。只望他日北归时,能再来看看妾,妾也就心满意足了。"少游承诺,到时一定会来看她。
原文见Michael报2006年3月期18版。教宗说:今年最后我要反省的一件事,就是庆祝梵二会议闭幕40周年。这一回顾,使人想起许多问题:会议以来的结果怎样?会议是被人很好地领会了吗?
无论是修会团体、堂区组织、善会小组,甚至公教家庭,团体的和谐就是信仰深度的指标。
他与伊斯兰教会之间有过因言疏离的经验,更有和好携手的成果;在他任内,推进了与正教、新教的许多团体——尤其是与英国圣公会——之间的历史性谅解;并接纳了一批回归公教的圣公会司铎
目前,公教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冷淡”,好象天主在我们的世界上缺席了。宗教多元化是我们这个世纪的一个特征,各主要宗教之间的新型关系必然会有所发展。
对人情世故有清晰的认识,对正义与非正义有明确的分别,这既符合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佛教的基本特色所在;第三,中国佛教是爱国的宗教,历史上佛教始终把护国作为自己的宗旨之一,把帝道遐昌、皇图永固作为理想的目标,把报国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