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叶至今,教会与中国政府相遇、发生冲突、尝试合作及适应的时期形成了中国教会在两千年结束时的标志。这是从历史角度来回顾。
教宗此处所谈的是耶稣会在20世纪使用并重新修订的行为准则,这本简章被当作会宪的替代品。耶稣会士的培育有一段时期受这本准则的塑造,乃至有些人从未读过会宪,这个当仁不让的创会文本。
35“天主教萊茵区华人团体”由流亡德国的圣言会士华裔牧人张维笃主教(河南信阳教区主教1941-1949)于20世纪60年代在科隆成立,今圣言会万廉神父为该团体的神师。
也就是说,当时的国际潮流开始从极端的民族主义转向国际主义,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在国际关系方面似乎接受了最新的国际主义,并反对军国主义,而日本则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中拒绝了新出现的国际主义,
卡尔﹒巴特,作为20世纪最具盛名的改革宗神学家,受罗马教廷(宗座)国务院邀请作为来自新教教会的观察员,参加梵二公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