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爱德,助临终,彰显主荣唐大姑是村里的大忙人,谁家有困难找到她,她都帮助,并且一帮到底,从不讲条件,更不求回报。
尽管如此,教宗也指出我们的生命中不乏困难和问题。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紧张和冲突的世界。正义和人性价值已不再被重视,很容易被自私、以及对物质与意识形态的兴趣所取代。
比如每个人小时候大概都曾希望父母对自己有求必应,什么困难都来帮忙解决才好,这才是爱自己。可是等长大后自己也为人父母时,才体会到孩子所希望的那种爱,恰恰不是真正的爱。
尽管贝宁以及全非洲修会人士宣讲福音的环境有时很困难,教宗邀请他们要为和平、正义与修和服务而生活。这个任务只有在了解天主的恩宠及以身作则的基督何其伟大奇妙,才可能实现。
但是为他们找一些女教师是很困难的。她们赢得了很好的声望。她们的精神既简单又好。同时她们也热心帮助神父工作。当时修会的人数有120位修女,其中有111位发愿修女,7位初学生和2位望会生。
我们不需要把所有的事全部列出来报告给耶稣,在我们开口前耶稣已经全部都知道,我们只需要把心中最亲切的话跟耶稣说,不用专有名词来祈祷,也不用透过神学,重要的是这些话来自我们的心,相信下次当我们发生困难、危险
张伯伯一直喜欢孩子,对我更是疼爱有加,记忆中除了给我买一些好吃的糖果,还经常给我讲故事,通过讲故事,教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树立我战胜困难的决心,鼓励我勇敢地面对生活。
本堂神父们的工作困难又繁重。我们是拉丁美洲缺少神父的国家,每个古巴神父同时是3到7个堂区的本堂神父。乡下的神父们由于各堂区之间路途遥远,花在路上的时间太多。
这显然极大程度地解决了许多教友无法每日参与弥撒的困难:至少有了每日圣言的滋养。总之,透过基督徒共融的礼仪圣经,在那同一的天主,在向各时代的一切人发言,并愿他们领悟(《弥撒经书总论》29)。
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处处是康庄大道、阳光明媚,肯定有很多泥泞和阴霾,会遭遇挫折和困难。面对人生路上的种种小门,横冲直撞只会落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