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需要让圣所,尤其让边缘地区和恶劣环境中新建的圣堂既朴实也不乏实质内容,成为美善、平安和接纳的绿洲,真正帮助弟兄姐妹与天主相遇并彼此共融。
他说:人一旦中断与天主的共融,便失去自己原本的美善,於是毁损自己周遭的一切事物。万物的美原先全都归於造物天父和祂的无穷之爱,现在却因人类的骄傲和贪婪而带着凄惨的伤痕。
至於人性本善或是本恶的提问,教宗回答说:「人是天主的肖像,自然是善的,但人因陷入诱惑而受伤,因此是带有伤痕的美善,是软弱的」。「邪恶是另一回事,它更为丑陋」。
大爷德高望重,在当时就是乡绅名流,外地教友都知道胡庄有个美善人家。大爷言传身教,影响了三代人,远近教友都知道他的名字。
教宗解释道:基督徒团体虽然具有人的一切限度,却能反映天主圣三的共融、仁爱和美善。这一切都需要体验到天主的慈悲和宽恕。以色列人在出埃及的行程中也有过这种体验。
圣书上说,善人的灵魂因突然死亡,转眼之间也不觉得疼痛,也不受魔鬼的诱惑,灵魂瞬间就出离了肉身,他们就像生来的瞎子,一下子开了眼睛,看到了天主本性的美善光荣,也看到了天堂的无穷福乐,同时又听见耶稣对善人的灵魂说
「身为方济各会士,我们将这8个世纪视为天主对我们的上智安排、忠信与美善的显现,因为祂拣选了一个谦逊又贫穷的教会器皿,虽然五彩缤纷,但我们这些器皿有时也会乱无章法。
至於事事感谢的态度,那是对上主的感谢,对祂的恩惠、慈爱及美善的感谢。教宗接着鼓励众人信赖童贞圣母玛利亚,「我们喜乐的缘故,因为圣母不仅诞育了耶稣,也不断带领我们走向祂」。
圣人是「天主的朋友」,因为他们生前「与天主密切共融,相似于天主,并且在弱小和受轻视的弟兄姊妹身上看到天主的容貌;此刻他们在天主的光荣美善中享见祂的圣容」。
对这个充满自私、鄙吝同时又渴求美善的世界而言,福音生活无异是一道清泉。有如一句阿拉伯谚语所说的:“最可怕的谋杀行为,就是那些明知沙漠那里有水,却不告诉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