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圣子,我们的导师、善牧、食粮。天主圣子,我们的大司祭、永远的牺牲。天主圣子,我们的贵客、医生、主宰。天主圣子,我们灵魂的净配。天主圣子,天地和睦的中保。天主圣子,我们当行的道路。
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宗告诉瑞士主教们,他们和所有的牧人及信仰的导师都有责任请教友们完全接纳教会的训导。因此,教宗勉励主教们,在基督的助佑下,勇敢地、心情平静地在一切情况下宣讲福音。
而圣斯德望则是第一位殉道者,他以殉道来跟随基督的足迹,他和基督导师一样在死时宽恕了杀害他的凶手并为他们祈祷。在圣斯德望以后,大量的圣人在最初的4个世纪中殉道,受到教会的敬仰。
前几天导师讲月省的时候提到一个事实:某教区的主教派一位神父去办事,交给他30万元。
苑老师是省建十一公司子弟学校初中部的高级音乐教师,他不仅精通乐理、能歌善舞、擅长指挥,而且还有技压群芳的独特琴艺,因此学校或社会上无论举行什么较大的文艺活动,他都会当之无愧地成为前期排练导师和现场表演指挥
她指出,领洗后没有接受再培育,慕道班导师也不鼓励她和其他新教友参加善会。在今年复活节领洗的杨国芳坦言,自己的信仰未够坚定,因为培育不足,欠缺归属感。
最后,教宗还特别提到那些贫穷、患病和受苦的榜样,“他们在自己的软弱中找到了来自神圣导师的支持”。(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教宗解释说:「感受和分辨:分辨我心中的感受,因为圣神是分辨的导师。一个人如果心中没有这些波动,没有分辨所发生的事,他拥有的就是一种冷淡的信仰、意识型态般的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个意识型态,如此而已!」
在这方面,阿维拉的圣女德肋撒这位“伟大的灵修生活导师”堪为典范。保禄六世教宗在宣布她为教会圣师时强调了“有关天主的事和人的事的智慧”。
如第六世纪安提约基的额我略在他的讲道词中提到:向我的门徒们宣讲你所看到的奥秘吧,成为众导师中的导师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