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我从天主教的网络里看到关于评论一些忠于教会信仰的兄弟,给其戴上一顶“宗教沙文主义”的高帽。其作者好似有天下宗教皆一家的开阔胸襟及伟人风范,实际上他却无形中带领大家走一条接近宗教无差别论的道路。
神修辅导是把一个人带到天主面前,并让他知道教会的看法,而且凡事都从这两个角度去看,而二者的关系都是因天国才有这样的关系,虽然每个人都有其个性脾气。
我看到何光沪教授的一篇文章也谈到,在各主要宗教的教育中,慈善事业、公益事业是其本身内在的要求,是其本身不可缺少的内容。
徐光启的父亲徐思成阴阳医术星相占候二氏之书,多所通综……徐光启为让父亲脱离迷信,寿终之前皈依基督,于1604年,把他七十岁高龄的老父带到北京,经过他和神父们的大量工作,老人终于认识了天主
约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山东教友栾家和宗家先后迁居于此地,随后商永祺之女与迁居三原武官坊的山东教友宗安态成婚,商家人遂信奉天主教。
无可否认,情感是受制于意志的。首先,天主要求人在他面前要负责任。从圣经的整体教训来看,人是要有责任的,因此,他是负责任的个体,能够驾御自己的行为(参申24:16;则18:19-23;罗3:23)。
香港是以科技、商务、资金转移和传媒通讯等作为中西方交流的基础,表现出了其自身的“强大”和“威胁性”特点。而澳门则深受拉丁文化的影响,与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关系密切。
同时,他还将“四书”译成拉丁文,为读者留下“中国札记”,其出版轰动了欧洲,被认为继马可·波罗之后“重新打开了通往中国的门户”。毫无疑问,利玛窦在多方面奠立并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答:其它所有礼仪行动,以及信友生活中的一切善行,都与弥撒圣祭有关,并由弥撒发源,也归宗于弥撒。这意味着弥撒不仅在教堂里,而是影响信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解决之道就是:亲自去点燃一支蜡烛!但我们从哪里取得点燃蜡烛的火花呢?也许就在家人和亲友的爱中,也许就在你选择去帮助他人渡难关的时刻,也许就在你静下来的祈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