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们被召使人体验基督的圣爱和慈母教会的临在;怀着爱心接纳他们,并鼓励他们信赖天主的仁慈,在他们具体而不同的皈依之途中,以谨慎和尊重的态度为他们提供建议和帮助,以使他们参与教会的生活3。
「赴婚宴」──基督及教会使命的末世和感恩祭之意涵在比喻中,国王要求仆人邀请人来参加他儿子的婚宴,那婚宴就是末世时天主的邀宴,是天主的国最终救赎的意象,至今因耶稣──默西亚、天主子──的来临业已应验,为叫我们获得生命
伯多禄是耶稣所拣十二位宗徒之一(玛3:18-20;谷3:14-16;路5:10b),是众宗徒之首,是基督所建的教会之磐石(玛16:18-19),是基督所信赖和交托的(若21:15-17)。
虽然她是从中国古典的儒雅文化的角度来谈圣人的,但这种“神于天,圣于地”的观念,和我们基督宗教的精神,是相吻合的。这样看来,何为圣人呢?
神父继续说:这种趋势并不是要替代传统神学,而是要激发它,使之更加活跃。我们不只把圣神视为一个神学对象,更要使之成为整个教会生活的大氛围,尤其对各项神学研究而言。
一位中国文人李松毓询问耶稣会传教士龙华民(NicolaLongobardo)神父有关地震的科学理论,龙神父於是着重略述了地震的九个学理:其一、震有何故;其二、震有几等;其三、震因何地;其四、震之声响;其五
与基督一起,喜乐就会生生不息。”最后,主教以诗一般的语言敦劝毕业班修生道:“七年过去了,你们以基督的爱为底色,以你们的梦想为妙笔,在学习哲学和神学中筹划了你们人生的蓝图。
弥撒是祭献天主的最重要之礼。参与弥撒是我们人恭敬天主应尽的严重本分。弥撒圣祭是纪念和宠幸耶稣在加儿瓦略山十字架上的祭献,与耶稣晚餐厅中建立圣体圣事所举行的第一台弥撒是同一祭献,不能分离。
其实现实和理想属于不同的空间,分属于现在和未来的时间范畴,其间的跨度是人们无法超越的,故人们会居现实而穷“理”之“想”。而理想又怎能是我们人所能把握的呢?
大家实践了基督爱的教导,充分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体现了神长教友们在国难之际的责任和担当。中国的政府和民间在抗疫方面做得很好,帮忙国内外购买防疫物资,把大家的捐献和爱心送到所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