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马尔谷后的若望宗徒圣史,他向“他的母亲”高举着耶稣苦难的爵杯,犹如记念他俩曾站立在十字架旁,又或使人记忆起耶稣曾对他和他的兄弟雅各伯所说关于苦杯的说话。
如果再遭遇一点人生必然的灾难,于是就更心灰意冷充满抱怨,不能正视也没有力量面对人生的挫折和苦难。追求根源,就是我们不能像那位在森林中迷了路的爷爷,对生活说声“谢谢!”是的!
要是没有爱我的人求我,没为他们作补赎、行祈祷,我真想严厉地处罚他们……所以你们应该多多呼求我的母亲玛利亚,她会时时刻刻以我苦难的功绩,使我平息义怒。因为家庭中的模范人物,谁能比得上在纳匝肋的圣母呢?”
我告诉她,我们天主教的信友,在遇到这些迷惑不解的问题时,会向神父请教,这就是告解圣事,新教是没有的。美英她想进天主教,更想早点见神父。她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教宗为世界各地的苦难者祈求和平,特别关切叙利亚、伊拉克、乌克兰及非洲某些地区的冲突。教宗也勉励基督徒善度互相服务的生活,竭力做个不骄傲,随时乐於助人并尊重他人的人。
祢头戴茨冠鲜血淋淋,我贪爱华枕美梦沉沉;祢不避辛劳甘受苦难哟,我偶遇艰苦便焦躁不安,心绪不宁。唉,可叹啊!我的心已是冥顽不灵,但我知道祢的心也并非铁石铸成。
每个队员的心随着苦路也越发沉重,苦难令大地震容,苍天垂泪!
在世界苦难之中,他们也曾祈求天主限制破坏世界和限制我们生活中的邪恶。这一崇尚人性的经文解释也编入了礼仪之中:在每一项礼仪中,惟独拜占庭礼仪除外,天主经的最后一项祈祷引申到了每一个人的祈祷。
慢慢地我和爱人知道把苦难献给天主,苦难成了我们克己赎罪的机会,于是我们也就安心接受主所给与我们的一切。
这位毅力坚强的先教宗把自己的素养植根在基督的苦难上。事实上,在他的一生中从未缺乏过苦难。从孩提时代,在家庭中,以至国家的遭遇和人民命运,在在都离不开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