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掌握了一些语言之后,詹萍通过唐人街的一间工作介绍所,转到了另外一家餐馆,这次干的是前台,收入增加一倍,然而除了生活之外,还要还一些债,日子过得依然艰难。
在那样的艰难环境里,仍保持着平静心态,不怨不尤,不烦不躁。同样他也获得了人们的信服与尊敬,搬运工人们都亲切称他为段老师,还时时照顾他,帮助他,安慰他。
在私人方面呢,虔诚的慈母又与世长辞,这种痛心的遭遇,使我看到了人生的缺憾,以及人事的艰难。我们为国家努力,宛如杯水车薪,无济大事,我觉得人生在历史的洪流中,渺小得不啻沧海一粟。
即使道路上布满坷坷坎坎,有主在何惧困苦艰难。回首过去感恩不断,冀望新的一年有主护佑,福传向前!】
儿是一九六0年出生的,听爸爸讲,当时正是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大人连饭都吃不饱,孩子自然就没有奶吃,是您每天去乡政府哭求一番,才能买到一点特批的白面,才使儿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没被饿死。
我们是自家人,我们进自家门,在这种情况下传福音又有何艰难?又有何痛苦?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艰难历程苏百勤神父,圣名路加,1923年5月25日出生于丰润区三女河乡黄花港村一热心教友家庭。
听听他详尽的描述:“就是以持久的坚忍,在艰难、贫乏、困苦之中,在拷打、监禁、暴乱之中,在劳苦、不寝,不食之中,以清廉,以明智,以容忍,以慈惠,以圣神,以无伪的爱情,以真理的言辞,以天主的德能,以左右两手中正义的武器
现实世界的复杂和艰难以及人生理想的难以实现,真善美的难以追寻,也使得人到宗教信仰中去寻找慰籍和寄托。正如马克思说:“宗教是被压迫圣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耶稣体谅福传工作的困苦艰难,祂希望福传的人能够受到好好的接待。因此,在今天福音的最后,耶稣提到对门徒的款待:凡是认同基督徒的价值,并接待福传的人都有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