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教宗特别以旧约中卢德这个人物勉励在场的慈悲使徒。教宗说,卢德的生活非常艰难,作为一个穷寡妇和外邦人受尽了苦难。尽管如此,她在服务中还是为纳敖米和其他人奉献出英勇的爱、忠诚、慷慨和慈悲。
教宗方济各在5月4日周三例行公开接见的要理讲授中,仍以老年为主题,特别将注意力集中在旧约圣经中厄肋阿匝尔(Eleazar)的人物形象上(参阅:加下六18-31)。
(玛7:21)在旧约时代,以色列人民常犯的错误,就是恃着自己是天主的选民,亚马郎的后裔,而自觉高人一等。天主却三番五次叫他们明白以德配道的必要,圣善的身份圣善的职务,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圣善的生活。
圣史玛窦总是很注意旧约和新约圣经之间的关系。面对他亲历的事件,他把欧瑟亚先知的话放在耶稣口中说:‘你们去研究一下: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是什么意思’。”
经过为期一年的周末学习,35名同学顺利通过《新约导读》《旧约导读》《家庭信仰培育》三门主课的结业考核,为一年的修院学习生活划上圆满句号。
旧约圣咏中关于祈求天主的乐句几乎是俯拾皆是:天主,求你快来救我,上主,求你速来助我。愿那些图谋杀害我的人,受辱退去,愿那些喜欢我遭难的人,含羞出去!
旧约中也有许多开口祈祷的例子。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谈论基督徒的希望,透过旧约圣经中友弟德的事迹勉励我们始终信赖天主,承行祂的旨意,即使祂的拯救方式与我们所预想的不同。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圣父发言,圣子临在,圣神以鸽子和云彩的形象显现,天主圣三与人类展开直接的对话,我们如同旧约选民,在西乃山的宣告后,开始全新的旷野之旅。
在旧约的预像中,救赎从未停留在“当下的拯救”,而是指向永恒的归回。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必须经过旷野的旅程才能进入应许之地;同样,耶稣的复活并非终点,而是“进入父的荣耀”(若17:24)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