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为世界上二、三十亿的基督徒来说,这事千真万确,复活与永生是他们信仰的根基,是他们人生全部意义的集中体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复活的事时有发生。以前看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复活》,就曾被感动过。
有一次我听到这句美妙的谚语:没有一个圣人是没有过去的,没有一个罪人是没有未来的。这话真美:这就是耶稣所行的事迹。没有一个圣人是没有过去的,没有一个罪人是没有未来的;只要以谦卑真诚的心回应邀请即可。
(玛6:24)是的,我们也不可能脚踩两只船,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一只。我出生在一个教友家庭,走进了天主的那艘船。然而,我没能在天主的船上做一个安心的乘客,因为我的心登上了另一艘船。
我们聆听了《路加福音》的一个片段,这正是慈悲特殊禧年的格言慈悲如同天父的出处。原话是这样的: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父那样慈悲(路六36)。这不是一句激动的口号,而是一项生活的使命。
如下是CatholicNewsAgency的访谈录:汤汉枢机:反对梵中协议没有道理X问:这次研讨会讨论了基督信仰在中国的情况。从你的角度看,在那里的基督徒们的现状如何?
他选择相遇和信赖的道路,於是他站起身,跑向耶稣的坟墓,之後满怀惊讶地从那里回来(参阅:12节)。这是伯多禄复活的缘起,他的心灵就此复苏。
几个月前,在手机微信上建立了一个聊天群耶稣的咖啡屋。当时的初衷是想在这里给主内的教友以及仰慕基督信仰的教外朋友之间搭建一个彼此走近、彼此扶持、进行互动交流的一个对话平台。
这个小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郊外有很好的灌溉系统,还有相当多的树木,据说,这里是非洲树木最密的地方,而这些树都是近年来种的。灌溉系统当然不是新的,但是维护得很好,所以当地不缺水,农作物也因此生长得不错。
这虽然是一个普通乡村、普通教友的普通葬礼,但在整个礼仪中体现的浓浓的天主教特点,教友们虔诚的信仰热情,淳厚朴实的乡情民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到老姨病危的通知是在晚上。
这样的基督徒虽然被人厌恶却受主的欢迎,可惜大多数的基督徒讨人厌并不是因为他们像主,因为他们有许多过失是他们自己不知道不注意的,因为他们任性、自私、无知。为帮助这些人,特意提出以下的一些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