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方,特别是永圣域有无数致命圣人殉道。其中有一位荷兰神父,掩护大家往山里逃命,而他誓与教堂共存亡。
没有苦难,喜乐就变得没有依据;没有苦难,天国就成了没有台阶可以上去的空中楼阁;天国的圣人如果都没经历过苦难,那里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世俗!受苦有两种,一种是带着抵触受苦,另一种是顺服在天主内的受苦。
他们并非生来就是圣人,而是感到有行善的意愿。
他的讲道朴素而深刻,不强加于人,不前后矛盾,围绕圣言始终如一:在阐述主耶稣的教导时,常能划到更深处,循循善诱,让人感悟;在批评时弊时,委婉而坚定,发人深省;在规劝人时,以基督、宗徒和历代圣人的话为依据,
因此,我们堂区的一切都与这位未来的圣人有关联。再说,圣堂正面也有保禄六世教宗的牧徽。
在首席院长致词后,教宗方济各立即回顾了圣本笃的精神与神恩,以及圣人撰写的《会规》:本笃的精神与神恩在1500年后,仍在教会内和世界上运作;他的《会规》则为本笃会刻划了明确的款待与服从圣召,敦促会士们身体力行耶稣的话语
他是唯一被庆祝生辰和死亡纪念日的圣人。洗者若翰宣告上主的来临,劝人悔改皈依。许多人从犹大全境、从耶路撒冷和约旦河周围地区赶来听他宣讲。
许多人以为她的圣德在于遗体没有腐烂,可是教会为我们指出,她是个圣人,是因为在她的一生中承行了天主的旨意。她回应了天主在她内心的召叫。我想这一切都是为让我们发现为天主而生活的美好。
他们效法的榜样就是圣维亚内神父,司铎们从这位圣人身上可以学习对忏悔圣事中始终的忠贞不渝并使祈祷精神、神贫、与基督建立的个人密切关系和举行弥撒圣祭这些司铎的本质得以巩固。
帕罗林枢机对此表示,借用若望廿三世的话,教宗方济各此行围绕著今昔一些格外重要的人物,例如齐利禄和美多弟兄弟二人,他们是第一个千年,即未分裂的教会的圣人。但那时教会已经体验到那最终导致分裂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