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他认出耶稣有权能,确信耶稣有能力治癒他,但一切都取决於耶稣的意愿。信德是那癞病人的力量,使他打破各种常规,设法见到耶稣,乃至跪在耶稣跟前,称祂为‘主’。
做主耶稣的门徒,就是跟随祂爱天主,也就是接受天主的圣爱,然后,以从天主得到的爱,去爱自己,爱父母和兄弟姐妹们。第四,主耶稣也启迪门徒们“舍弃和得到的奥秘”。
我们看看耶稣如何爱了伯多禄。在《若望福音》最后一章,耶稣复活后显现给门徒们,并为他们准备了早餐。早餐后,耶稣三次问伯多禄:若望的儿子西满,你(比他们更)爱我吗?这是什么意思?
耶稣到了家,群众又聚集了来,以致他们连饭都不能吃。他的人听说了,便出来要抓住他,因为他们说:他疯了!(谷3:20-21)他们为何说耶稣疯了,并想要抓住他?是耶稣真的疯了?
一些人,比如几个原来热忱追随耶稣的妇女们,比如宗徒们,他们亲眼看见了活着的耶稣。耶稣明明已死在十字架上,之后尸身埋葬坟墓,怎么会还活着?除非他死而复活。这可能吗?这是亘古未有的奇谈,是难以置信的异事。
(玛11:29)耶稣的门徒听从祂的话语(参阅路10:39),并承认耶稣为我们的导师──祂如此爱我们,以致为我们舍弃生命。因此,你们每一个人应该每天让天主圣言塑造自己。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先是耶稣升天,然后才圣神降临。耶稣和圣神好像在进行一场接力赛,耶稣完成使命后,就升了天坐在圣父的右边,把照顾教会的责任交给了祂的后继者——圣神。
基督徒怀著虔敬之情,汇整出圣母七苦:第一苦是在耶稣出生40天后,西默盎预言,利剑将刺透圣母的心灵(参阅:路二34-35);第二苦是圣家逃往埃及,以拯救圣子耶稣的性命(参阅:玛二13-20);第三苦是孩童耶稣留在耶路撒冷圣殿时
耶稣以祂的举止这样教导教会:若不走近人,就不能成为团体。教宗将重点放在这段福音的主角,那患了癞病的人身上。他鼓起勇气,匍匐在耶稣跟前对祂说:主,祢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耶稣抚摸了他,使他痊癒。
耶稣以祂的举止这样教导教会:若不走近人,就不能成为团体。教宗将重点放在这段福音的主角,那患了癞病的人身上。他鼓起勇气,匍匐在耶稣跟前对祂说:主,祢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耶稣抚摸了他,使他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