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用这段经文来解释法利塞人面对耶稣讯息时的封闭态度:他们错在「把诫命和天主的心意分开」。他们认为遵守诫命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但诫命不是冷冰冰的法律,因为诫命来自爱的关系。」
早晨,被闹钟吵醒之后,切莫烦恼抱怨,应该向天主感恩,庆幸你还活着;面对纷繁复杂的日常家务,切莫厌烦愁虑,应该向天主感恩,庆幸你还有健壮的体力能够胜任;面对连续不断的繁重劳作,不必退避畏缩,应该向天主感恩
面对多种答案进行选择,便免不了利害得失的计算,只是人们在称量所得时,多会将有形的又近在眼前的名利地位,作为很重的砝码放在天平的一端,却很少顾及到这些有形的东西,会丧失多少精神的价值。
主讲指出,整个社会正面对愈趋严重的贫穷问题,基督徒需要关顾穷人。而牧养挑战要帮助平信徒扎根于圣经,认识教会训导里所带出的社会责任。信仰强调社会应照顾穷人,惟好些政策致使穷人处境更差。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刘哥的妻子痛不欲生,他的父兄也不知所措,家中有些亲属还对刘母冷嘲热讽:你信了天主竟然得到这样的结果!
这项文件的标题是:推动司铎职务圣召的牧灵指南,其中指出:关心圣召是教会面对的持续性挑战。
之后,便舍弃了一切,进入旷野去寻找耶稣去了;圣方济各面对丰厚的家产和许多的荣华,情愿度乞丐的生活,露宿山林,追随神贫的基督;大儒使利玛空窦,不远万里,远涉重洋,历尽艰辛来到我们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带来了福音
如果可以进一步,我还想说对话应该是面对面的。停留于语言的接触也许是间接的,没有温度的,甚至可能是僵硬的;而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才更容易的相互理解,并激发深层的思想碰撞。
杨鸣章主教在讲道中说,今天青年所面对的冲击非许多成年人能了解,成年人不明白他们,社会价值观亦见混乱;他鼓励神父走出圣堂外寻找青年。
从这层意义上,让我再次想起去年5.12大地震,理解温总理的“多难兴邦”是有意义的:没有磨难,一个民族就不会变得聪明、智慧、英勇、顽强和坚韧不屈,虽然谁都不喜欢磨难,但它来了就要勇敢的面对,毫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