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修女所讲的《人生成长的8个阶段》,让大家看到了我们人性中的很多:自卑、愤怒、胆怯、悲观等,人性的消极和负面情绪的来源,然后让大家回到我们受伤的那一刻,在天主的带领下,接受、宽恕、爱他人,爱自己。
我对冷酷无情命运的愤怒,如今似乎完全倾注在乔治·威廉斯这个名字上。我打电话给我们的律师,要他务使那孩子受到最严厉的惩罚:“您要使他被视作成年人,少年法庭不够严格。”
这一次他所遇到的阻碍更大,不但有外界的,更有来自内心的……那些骄傲、自私、贪婪、吝啬、愤怒、嫉妒等等邪情仿佛一根根涂着剧毒的铁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上,不停地噬咬、撕扯着他,使他得不到片刻的安宁。
这个人愤怒地向皇帝跑来,然而中途却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只发出一阵呻吟声。皇帝和隐修者把这个人的衣服解开,发现他受了很重的伤。皇帝帮那个人彻底地洗清了伤口,用自己的衣服为他包扎伤口。(待续)
拉·封丹说:“忍耐和时间,往往比力量和愤怒更有效!”忍耐意味着等待,其实人生中很多时间都在等待,等上学,等工作,等结婚,等客人,等车来,等待里面有希望、有信心、也有爱。
圣公会大主教邝保罗亦唿吁信徒为事件祈祷,强调不要「被怨恨和愤怒蒙蔽」。他呼吁全港圣公会教堂八月廿九日为事件祈祷,而港岛的圣约翰座堂亦于当日为事件主持特别崇拜。
如果我们所看到的经济援助专注在那种无益于接纳受排斥者、提升卑微者、促进公益和照料受造界的工业补偿上,那会激起多大的愤怒啊!”
教宗说:「你们没有遗漏任何令你们欣喜、担忧、愤怒和敦促你们改变的事物。」本次会议于11月19日至21日在线上举行。教宗指出,原定的计划是让所有与会者相聚在意大利亚西西,体会圣方济各足迹的启发。
忧愁、抱怨、愤怒、痛苦、绝望……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所遭受的类似情形太多了。人生一世,生老病死实属必然;悲欢离合不可避免;挫折坎坷屡见不鲜;屈辱伤害经常发生;挤兑误解并不稀罕。
试想:当自己正面临死亡,我们很可能会感到害怕和恐惧、不舍、忧郁、甚至愤怒,或其他许多不安的情绪。这时我们可会渴望有平和的心境,没有太难受的痛楚,围绕着自己的都是自己所爱和爱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