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可以说,仁义礼智信是中国自身传统的价值表述,五讲四美等等可能尚属意识形态话语的价值表述,但是这二十四个字既不仅仅是中国的,也不仅仅是任何单一意识形态的,而在相当意义上是可以被全世界分享的价值。
前些年一批知识分子在讨论宗教是否是人民的精神“鸦片”的过程中在国内开启了宗教与意识形态的对话、宗教与社会的对话。
它不是要传递一种关于天主的意识形态或“教义”,不是的。它是要传递活在我内的天主:这是见证,而且,因为“现代人更愿意听见证人胜于老师,如果他真的听老师,那是因为他们(老师)是见证人”(同上,41)。
教宗称他们是「另类思想者」: 「我进入教会,但我要抱持这种想法、这个意识形态进入。如此一来,他们只有一部分属于教会。这些人也是一脚踏在教会外面,不把教会当作自己的家,他们在某种程度上租赁教会。
差异的巨大富饶、我们每次纪念圣周四时众人所达到的合一使我们远离唯我独尊的诱惑,这诱惑更像独裁、意识形态及宗派主义。
耶稣谈到疾病的实际痊愈,也谈到驱逐魔鬼,换句话说,是使人的思想净化,擦亮被意识形态遮蔽的心灵的眼睛,因为这双眼睛看不到天主,看不到真理与正义。身心上的双重痊愈常是基督对门徒们的吩咐。
2005年4月18日﹐当时还是枢机团团长的拉青格枢机就说过:「近几十年里﹐我们认识了多少教理风潮、多少意识形态的潮流、多少思潮。
世俗生活中为了发财升迁、平安长寿等实用目的求神拜佛、修身养性之类的仪式化,教条化和意识形态化了的宗教活动,实际上只是一种神话记忆,一种迷信活动。宗教与迷信有层次上的区别。
因此纷繁复杂的价值世界可用一种真理的标准来统摄;一切宗教,一切意识形态,一切社会理想中的真、善、美,都是一种潜在的基督宗教作用。
我们崇尚自由、民主、自主的社会意识形态殖民化正摧毁家庭,我们最终也会成为摧毁家庭,摧毁家庭核心的意识形态殖民者。然而,家庭却是每个健康社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