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话中,他说:“我是含泪看完这篇文章的,对比自己衣食无忧的的生活,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天主。在这个残疾的教友身上我接触到天主,我在他身上找到报答天主的方式。
首先我叫他读他课本的第一课,他一个字也不会,我随便乱写了几个英文字,都是简单的,如boy、girl、father之类的字,他好像只认识了boy、girl不认识,father有点印象,知道是爸爸,但不会念
记得我读初中时,家父是会长,宗教政策刚开放,教会一穷二白,我家便是接待教会人员的地方。
有人说没有一个象样的祈祷场所(教堂)怎么发展教友,还有人说不提高教友素质又怎么能够树立教会形象?
“修士,你怎么不打开电扇?”她问。“哦,它想退休,至少想罢工,呵呵!”我笑着说。“哦!它坏了?这天真是太热了!电扇坏了,你怎么不给会长说一下啊?再说休息不好,你怎么有精神讲课啊?
通过神父的讲解,加上教友们的抄、读、背及分享《格林多前书》,教友们对信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宝鸡凤翔的陈村堂区记者看到,教友们利用晚上时间在福传骨干的带领下人手一本圣经,选段分读进行讨论,每遇精彩俄分享时,教友们还不约而同地做起了笔记。
那时,虽不愿祈祷、念经,但却勉力每晚临睡前读一段《圣经》,希望能藉此排解内心的郁闷,也因此打开心中的苦结。一天晚上,读《创世纪》。
1927—1935年在苦力吐毛山东两所圣书院读小学。1935—1940在华峰学校读书。1940—1942在朝阳松树咀子修院读书。1945—1947在赤峰小修院读书。1948年在北京及绥远两所修院就读。
下午孟凡秋神父给学员讲解了如何读圣经,让大家从祈祷的角度读圣经、学圣经。孟神父讲完后,各位学员分成小组,实际操练如何进行小组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