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教宗表示,我们从读经中发现每个人都渴望和平。依撒意亚先知告诉我们默西亚将带来这和平。而在福音中,我们隐约看到耶稣的心灵。耶稣的心是一颗喜悦的心。
圣母是我们的慈母路1:36—45;56节,圣母经天使预报得知,她荒胎的表姐老年得喜,就急速动身由纳匝肋往山区去,走了四天的路程,到了犹大的一座城,进了匝加利亚的家,就给依撒伯尔请安,圣母的请安,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教宗即兴谈到圣女小德肋撒为死刑犯祈祷的事迹说,这名罪犯不愿接受教会的安慰,拒绝会见司铎,一心求死。小德肋撒便在隐修院为他祈祷。
通过“信德”和圣书,我感动于圣五伤方济各对贫穷简单生活的热爱,圣女大德肋撒在灵修方面高深的造诣,圣女小德肋撒童心未泯般对天主的真情和印度德肋撒姆姆对临终者的关怀使我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了更多的关爱,对于接送孩子的空巢老人有了更多的关注
今年的生命日主题是:向加尔各答圣德肋撒修女学习,做扞卫生命的男女。教宗偕同意大利主教们,期望在培育工作上敢於作为,不让任何一个人被丢弃;以爱扞卫生命的意义。
主日福音记述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的对话,教宗从他们的对话谈起,邀请信众重新发现圣洗圣事的价值。教宗说:那赐予人永生的水在我们领洗时已经被倾注於我们心中;那时天主便改变了我们,使我们充满祂的恩宠。
圣安多尼堂建于一六三八年,在十九世纪两度重建,保存了韩国首位司铎圣金大建(1821-1846)及嘉诺撒仁爱女修会会祖圣玛大肋纳·嘉诺撒(1774-1835)的圣髑。
我们知道,昔日的圣女日多达和加大利纳以及现在(仍健在)的奥地利80多岁的老教友玛利亚·冼马,他(她)们多次接见来自炼狱的灵魂。
生活的经验让我感到,外在的物质追求往往容易使人陷入无止境的地步,而能否满足这些追求,常常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当痴迷于这些追求而不能满足时,将会陷入深深的痛苦。
现在是科学昌明的时代,你应相信科学,相信天主是迷信,恭敬什么玛利亚?不要听这些迷信的,那些神父所讲的你都听吗?都相信他的话吗?老人回答说:是的,我都听,都相信,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