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但需要别人的欣赏,也需要自己欣赏自己,因为不会欣赏自己的人,便是生活在对自己不满、贬抑自我、斥责自我以及排斥自我中。
走出舒适的信仰生活,为生活在信仰边远地区的人提供帮助。学习耶稣,以人群为自己的家。这是教宗方济各在当选后的两个星期中给予我们的教导,也是这次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讲授要理的中心思想。
他表示,人因为选择邪恶与死亡而自掘坟墓,但基督不会弃我们于不顾,并强调所有人都蒙召「走出我们被罪恶埋葬的墓穴」。诵念三钟经后,教宗还提到卢旺达大屠杀的二十周年纪念,以及五年前的意大利拉奎拉大地震。
教宗解释说,犹达斯从开始就离开了与耶稣和其他人的共融,独自行事、自我孤立,贪婪金钱甚至为金钱而利用穷人,丢失了无偿与自我奉献的视野,以致允许骄傲的毒素侵蚀他的思想和心灵,变成“领导逮捕耶稣的”人(宗一16
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袭击,让国人措不及手,至今疫情仍末止息,举国上下,关注武汉,医护人员自觉请愿,抛下爹娘,舍下孩子,辞别爱人,奋战一线,用生命和汗水谱写一首首美丽诗篇
教会中的修道人都是天主的特选之器,在世界上他们应成为黑暗中的一束亮光;在世风日下的时代中,应成为一面福音的旗帜,然而只有走出生活误区的时候,才能真正地体现出修道人的价值。
教宗强调,祈祷是使教会摆脱恐惧的钥匙,使教会走出自我封闭,勇敢地向传教使命开放。圣伯多禄大殿内挤满参礼的信友,教宗大祭台前方枢机红袍和25位总主教鲜红色的祭披最引人注目。
当我们一直拿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时,我们就会停留在拒绝接受自我上,忘了我们自己是天主所造的受造物,我们只会尾随在他人的梦想之后而不会编织自己的梦,我们常常只想成为别人或以别人为奋斗目标,却不够踏实地活出自己的生命
作者知道或许不知道,总有人借着他的微光,走出幽谷。我想这就是书籍带给人的力量。仔细品读,才知这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在我看来,《我与地坛》也恰恰是作者走出低谷的一个过程。
在司铎年中,教会提倡祈祷,反省自我,建立身、心、灵的合一,并在实际的牧灵工作、信仰生活中勇于面对挑战和责任,突破固有模式,活出真我,在度奉献生活的道路上,“生活圣洁,行为正直,虔诚事主,终身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