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松江区天马若瑟堂举行开堂典礼。200余名教友由沈斌主教手中领受坚振圣事。
甘第大16岁时嫁给松江华亭人许远度,天主教因此传到松江地区。她在松江出资建造邱家湾天主堂,献地百亩作为教堂公产。除在松江建立教堂外,甘第大还在外省相继建堂。中国习俗,女子不轻易出门。
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徐光启中进士,考取翰林院庶吉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1867年,松江总铎杜若兰神父在佘山山顶建造了一座六角亭,每边长各十一尺,高十尺,亭顶上一十字架,亭内供有圣母像,1868年3月1日,郎怀仁主教祝圣了佘山小堂和“进教圣母像”,该像是由中国刘必振辅理修士摹仿巴黎
8月24日,金大建神父在松江横塘修道院举行了他的第一台弥撒,这是朝鲜献给天主的第一台弥撒。他回朝鲜后,于1846年9月16日为主殉道,1984年被列入圣品。
佘山天主堂坐落在上海松江区佘山的西山坡,距市区36公里。到佘山脚下,入“进教之佑”石碑坊正门,拾级而上半山腰--中山,即见中山堂,堂场西下十几步石级的地方是“三圣亭广场”,三圣亭依山坡而建。
约在1850年前,一位叫作范廷佐的修士在松江横堂的孤儿院中设立了一个宗教艺术品工场,教孤儿学习西方工艺品的制作。
其中龙华民为耶稣会中国教会第二任会长(第一任会长利玛窦神父,1610年5月11月去世);郭居静神父为上海,嘉定,杭州三处教会的开教第一人;毕方济神父为松江开教第一人,艾儒略神父为福建开教第一人;"山西开教之祖
在松江和青浦的广阔平原上矗着几个山峰,诸峰中最俊秀,风景最佳,引人入胜的,即被人称三泖九峰之一的,便是佘山了。据说康熙曾于59年(1720)南巡至此,并赐名“兰笋山”。
1651年(清顺治八年),葡萄牙籍成际理神父负责南京、淮安府、上海、松江教务。1658年南京已成为中国天主教教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