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或可扪心自问:是调整自我度充满喜悦的人生?还是沉迷于酒色财气度欲乐的人生?抑或是因着痛苦遭遇而深陷忧伤度日如年呢?
现象六:道德颓丧,作奸犯科,自我毁灭,挺而走险。现象七:虐待鳏寡,遗弃幼童,草菅人命,放任不管。现象八:物欲膨胀,难耐寂寞,透支未来,倒行逆反。现象九:质疑传统,挑战道德,破坏团结,践踏人权。
除恶需要从点滴做起;和平亦需从自我开始。德肋撒修女之所以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并不是因为她促成了多少战争的停火,而是因为她指给世人一条走向和平的捷径。
但如果争战没有与内在的转化产生关联,争战会迅速吞噬自我、吞噬周边的一切。洞穴里的基督徒,究竟是为什么会被追捧?因为他们和其他人不一样。在他们长期远离尘世的隐修中,有些被赋予了,有些被赢得了。
当有一个人让你觉得不适,相处不舒服的时候,你要做的,不是自我感动的去改变他,也不是委曲求全的顺从他,而是及时止损的离开他。最好的感情,不是把一个人改造成理想的样子,只是两个不完美的人一起变得完美。
这重句不断重复于圣咏136(135)的每句诗节,为述说天主自我启示的历史。由于慈悲,旧约的一切事件满载深邃的救恩意义。由于慈悲,天主与以色列民(同行)的历史成为救恩史。
这重句不断重复于圣咏136的每句诗节,为述说天主自我启示的历史。由于慈悲,旧约的一切事件满载深邃的救恩意义。由于慈悲,天主与以色列民同在的历史成为救恩史。
如果我们藉着同他相似的死亡,已与他结合,也要藉着同他相似的复活,与他结合,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旧人,已与他同钉在十字架上了,使那属罪恶的自我消逝,好叫我们不再作罪恶的奴隶,因为已死的人,便脱离了罪恶。
只有当人拒绝天主的爱而选择逃离或者自我封闭时,人才会认识不到天主的爱。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天主依然怀着大爱等待和期盼人的回归。
只有当人拒绝天主的爱而选择逃离或者自我封闭时,人才会认识不到天主的爱。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天主依然怀着大爱等待和期盼人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