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游圣体从上午九点正式开始,韩英进主教乘坐圣体车从大堂出发,途径北张村、新城村、青阳村、孙家堡、解李村、老城村,本次活动堂区在北张村南口、青阳村南口、孙家堡南口、解李村广顺超市门前 搭建了小祭台,沿途热心的村民们在各自门前摆设了圣像
最后新司铎代表陈浩神父致谢:首先感谢天主从茫茫人海中拣选了我们,使我们有机会服务于天主的祭台,这是天主恩宠的召叫,并非是我们的功劳。
这并未阻止他的脚步,他仍然像家人一样如期到婉达家和她一起过感恩节。如往常一样,他和米凯拉一起来到婉达家,她的女儿和外孙也在,唯一不同的是朗尼不在了,只有他的照片摆在餐桌显耀的地方,旁边点着蜡烛。
他和金邦尼会的罗伯迪和马嘉道两位元神父一起服务该堂口。堂区专门建在劳工阶层区,教友中不少国内来的移民。
十八年来,一个古稀老人,背着大包小包的“信德”和其他教会书刊,倒两次公交,车程一个多小时,一个星期至少往返三次家与教堂之间。
不少信徒会以电邮投稿,或反映对堂区的意见。不少退休人士会定时投稿,亦有学生分享高考放榜的心声,成为教友分享生活信仰的互动平台。该堂信徒何家健每月协助把通讯上载网站。
如果我有翅膀,也许也会离开这里去温暖的地方过冬。其实没有翅膀,我也可以离开这里。只是,一条无形的线,将我拴在了这里,使我成了像麻雀一样的留鸟,虽然寒冷的冬天逼近了,却没有离去的诱惑。
夏神父认为,目前的本地天主教教会的基础及给外间的印象,是战后五十、六十年间累积而成,这段时间有不少教会人士,为香港建立不同的团体来应对社会问题,这包括曾兼任行政和立法两局非官守议员的耶稣会孟家华神父(P.T.McGovern
但有的教友不是这样,而是除参与弥撒、念经以外,大都是东家长,西家短,房前屋后的东拉西扯,或者评论他人的一些是非,以及谈论一些道听途说的马路消息。这实在不应该!马路消息和谣言传得快,来得猛。
奠基与发展留在迪化的神父首先住在史先生家,然后设了一间小小的圣堂(在顺城巷,现在的人民路民航局售票处),进堂望弥撒的人虽然不多,总算有了新的进展,宗座闻讯甚喜,随即派德籍圣言会神父奚伯乃来迪化帮助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