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在即将来临的禧年中,鼓励朝圣者到基督徒地窟朝圣,尤其是在殉道者墓前朝圣,这是希望和生命的标记。教宗明确指出,这些场所是墓地,是长眠的地方,因此,是基督徒等待复活的见证。
每到复活或圣诞,各地皆有喜讯传。北京天津是亮点,领洗人数总领先。一百二百家常饭,集体洗礼势壮观。大张旗鼓实堪赞,如火如荼势蔚然。成绩面前莫自满,福传热火须常燃。始终如一不间断,再接再厉把劲添。
当天的福音叙述耶稣使纳因城寡妇的独子复活的事迹(参阅:路七11-17)。看到一个送葬的队伍,死者是“他母亲的独生子”,耶稣就“动了怜悯的心”。
因着慈悲禧年的劝谕,外出朝圣的团体明显多于往年。除了去各教区开启圣门的圣堂圣地之外,也有不少团队远赴欧洲或耶稣生活过的以色列等地朝圣。
2006年,张宝娣的婆婆去世。之后,张宝娣开始每主日去教堂参与弥撒,那种气氛让人感觉特别好,后来渐渐地对教会有了好感。
教宗方济各写信给神学家及一家之父斯蒂芬·沃尔福德,感谢他出版论述《爱的喜乐》劝谕的著作。教宗写道,《爱的喜乐》劝谕源自对寻求天主旨意的渴望,以期更好地服事教会,因此应整篇阅读。
今天福音给我们谈论兄弟般改正(参阅玛18:15-20),是爱的最高表达,也是最需努力的之一,因为改正别人常是不容易的。当一个兄弟在信德上犯了一个罪相反你,你,没有怨恨,帮助他、改正他:帮助改正。
提及苦涩的第一个原因,即「关乎信德的问题」,教宗表明,「与天主的关系会成为苦涩的深层原因」,因为厄玛乌的门徒也为了希望落空而心生苦涩(参阅:路廿四21)。
今天,主耶稣也以不同的方式,在我们身边,向我们显示了自己的临在。朝拜了主耶稣后,我们就成为今天的贤士,就开始迈向充满信仰喜乐的天路,就会成为新的福传者。
德国自由派及保守派天主教会团体批评,教会不容许不缴纳教会税的教友领受圣事和举行宗教葬礼的法令,等同付款然后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