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绝大多数成人候洗者来自基督教传统家庭,但这一比例每年都在下降(2024年为61%,2023年接近69%),而“来自没有宗教信仰的家庭”的人数在显著增加——他们现在占到成人候洗者的四分之一。
他们专找农村家庭作案,认为弱势好对付。在法院审讯时,他们态度坦然,回答自如:杀人不害怕,像上网一样的感觉,成大事就是要心狠。谈到动机:有钱就是好汉。
更有甚者,我们是否有勇气温柔地接纳身边的人的困境和难题,还是宁愿选择纵使有效,但缺少福音温暖的客观解决途径呢?今日世界多么需要温柔啊!需要天主的耐心、天主的亲近、天主的温柔。
想要漂亮地全身而退,脱离困境,就要尽可能地说乐观积极的话语。太多时候,我们就这样以那些负面的态度,然后埋怨地说道:我知道我的婚姻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我不觉得自己可以脱离借贷度日的生活。
五、回应祈祷负责带领祈祷的慕道者教师在留心学生们的内心需要和情绪后,同他们一起与耶稣相遇,带领学生做适宜的即兴祈祷,祈祷多是对耶稣的感恩、当下生活的困境、对生命更新决心、求主扶持的恳求等。
因此,需要更好地理解概念,从而走出绝对对立的困境,更深入地重新设置问题。
教宗进一步解释说:“在圣母玛利亚简单的话中,我们看到两件事:第一件,圣母热心关怀别人,以母性的心情关切他人的困境,她随时乐意帮助别人。这就是圣母,历代以来不断有人前来旧厄廷朝圣,就是请她代祷。
作为常常高喊有爱心的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周围人群的饥寒冷暖,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将处于饥寒交迫的底层民众、边缘人士从无法摆脱的困境中拖出来,使他们不再饱受苦难厄运煎熬,这才是信仰真谛,是教会始终应该重视并持之以恒的当行之道
而人们在一种前脚进佛堂拜佛,后脚进道观烧香的自由主义支配下,形成了一种“信神神不在,不信也不怪”的自由思想,其目的只是为自己遇到困境时祈求神的帮助,而不看其本质。
(斐4:19)祈祷是我们痛苦的思变,好能再次出发……各位亲爱的兄弟姐妹:痛苦无须抱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天主却有意使之变成好事”(创50:20);就如当前所处的困境有“危”也有“机”,痛苦亦是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