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福传时不吝惜钱财,舍得投入。十年来,他从每月的退休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来作福传活动的开支。他多次外出劝说亲友奉教,用于路费和路上的花费等开支就已十分惊人。
古人仁人君子,多有不羡钱财,不慕富贵者。像孔子的首席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三国时高人管宁,锄地见金,挥锄不顾。
后来李喜芬良心发现,悔过自新,对于钱财要取之有道。
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玛6:24)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
换一个说法就是,耶稣要我们不要过度追求金钱,因为我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怕的就是我们在追求金钱上迷失了自己,从而丢失了自己的灵性生命。
故事中的小儿子选择了离开父亲,去过自己认为美好的生活,他挥霍钱财,与娼妓一起做乐,作为父亲,没有苦口婆心的劝导,只是默默接受和等待。
乍看之下,这段故事似乎暗示着钱财与信仰是对立的,富人与天国无缘,只有贫穷的人才能进天国。可是仔细思考,什么是穷人?什么是富人?
暂时忘记世俗,暂时抛弃自我,暂时不谈钱财,暂时告别朋友,暂时抛开情欲,让我们获得一次心灵的洗涤,做一次灵魂的保养,把自己请进这座圣堂里。
再者巴勒斯坦战争频繁,战乱时逃难的人也会把钱财埋在地下,等战乱结束后回来再取出,如果钱财的主人死了或失踪了,就成为无主之物了,谁找到就有优先权。
过多关注钱财和物质的享受,也会更多耗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些时间和精力,却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服务我们的信友,并为天主获取更大的光荣。当我们都留恋物质世界,我们如何向信友们展示并宣讲寻求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