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用我第一称的方式,以一个被基督医治者的身分,来诉说天主教在身、心、灵方面的医治。
关于厄弗所大公会议的宣认,教宗说:“天主之母的身分与耶稣圣诞节的关系是这么密切,以致基督信徒团体从起初便以这个基本的称谓来光荣至圣童贞。这个称谓非常恰当地表明了圣母玛利亚在救恩史中的使命。
在西部浦那宗座修院“学习之光大学”任教的伊夫琳.蒙蒂罗(EvelynMonteiro)修女说,她接受的神学培育使她能“以权威的身分说话”。
教宗指出,在教会内也常会出现问题,因为我们是凡人,是罪人,但罪人的身分让我们谦卑,让我们接近上主,我们的救主。
你们要受到许多痛苦和磨难处境的求救呼声所激励,以慈悲先知的身分宣讲宽恕和天父的拥抱,祂是喜乐、安宁及和平之泉(参阅:《慈悲面容》诏书,2号)。」
在与上主耶稣的关系中,教会找到它更深刻的身分:教会是天主给人类的恩赐,藉由圣神延续天主圣子的临在和救赎工程。从这观点,我们了解教会本质上是为帮助人类成圣的一个爱的奥秘。」
这对今天的我们也非常重要,在这方法中,所有人都能以基督信徒的身分成长。合一也能成为事实。 问:新圣人对今日的天主教徒传达了什么讯息呢?
答:……因为耶稣采用了源自犹太人用餐的特有仪式:他以主人的身分,祝谢并把饼掰开,分给众人,他刻意地在最后晚餐中这样做了。耶稣复活后,门徒就是因这动作而认出他来,初期的基督徒也用这个说法来称呼感恩聚会。
的确如此,因为夸耀自己的身分和财富不仅是一种傲慢,也表现了对他人的不尊重,尤其是对那些比我们不幸的人。然而,有些事却值得夸耀。
在此,教宗借用几何学中多面体概念来解释合一,说道:有一种多面体的全球化,既有统一,每个人、每个种族、每个国家、每种文化又能保留自己的身分。这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异中求同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