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教宗说地震对日本造成的灾害让她非常害怕,她问教宗为什么孩童必须受苦。教宗本笃十六世承认他也向自己提出这个问题。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7月10日主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表示:没有行动的信德是死信德。教宗从主日福音记载的慈善撒玛黎雅人比喻谈起,鼓励我们不把任何人分门别类,而是做每个
这是一番安慰的话语,或许会造成些许困惑,尤其是对那些正在受苦的人。举例来说,当我们的身体,正在承受严重、令人衰弱的疾病,而且有可能付不出巨大医疗金额时,我们怎么可能坚强得起来呢?
为此地上的教会亦称为战斗的教会或旅途中的教会;炼狱中的教会的善灵们,逝世时没有大罪,不能受罚下地狱,但因小过或补赎未完,亦不能立刻升天,只有在炼狱中受苦补偿,待补偿完毕,再进入天上的教会,分享天主的永生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讲解了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勉励我们走近受苦者,与之同生死,共患难。教宗表示,并非经常出入天主圣殿的人就必然懂得爱近人。慈悲,那源自天主的慈悲,指的是心生怜悯,而非某种模糊的情感。
圣伯多禄宗徒提出因行善而受苦,自然比作恶而受苦更好(伯前三17)。教宗对此解释道:这并非说受苦是好事,而是说当我们因行善而受苦,我们就是生活在与主耶稣的共融中。
不少次,随波逐流的心态把我们击垮,令我们瘫痪无力,难以在受苦的弟兄姊妹身上认出祢:我们眼神回避,以免目光相接;躲在尘嚣声中,好能掩盖呼嚎声;摀住嘴巴,免得高声呐喊。」
宗主教并解释道:基督继续为祂奥体的肢体每天所忍受的苦难而受苦;信徒们由于各种欺压、痛苦、殉道和缺乏自由与和平而受苦。宗主教呼吁相亲相爱是整个圣周的核心。
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意大利地震灾情时刻牵动着中国教会的心,中国天主教神长教友纷纷回应教宗的祈祷,与进德公益合作,透过圣座一心委员会向意大利灾区奉献了35万元人民币的首笔爱心捐款。
我指的不仅是人数极少的基督徒,更是所有受苦的人民,他们忍饥挨饿,缺乏医疗资源,儿童夭逝。让我们在马槽前祈祷,因为正是临於他们内的天主在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