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服从,教宗鼓励众人效法耶稣,「以承行天父的旨意作为生命的食粮」(参阅:若四34)。一个人在耶稣内生根茁壮后,便会成熟结果,带给大地新的种子。
天主圣言是我生活中的一盏明灯,是养育我灵性生命的丰富食粮。常听从国外回来的人说,国外的教友家庭,在每日晚餐后,全家会聚在一起诵读圣经,那是一种多么虔诚、温馨、祥和的情景。
教宗继续说:“耶稣教导的祈祷也提到人性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例如赐给我们日用的食粮,宽恕我们的罪过。
我们的天父,愿你的名受显扬,愿你的国来临,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求你今天赏给我们日用的食粮,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不要让我们陷于诱惑,但救我们免于凶恶。
我们的母亲玛利亚,最神圣的受造物,只有天主比她更为神圣,但她只将耶稣基督带到世上来一次,司铎却能每天将耶稣带到世上,带到我们的灵魂和身体里:使基督成为我们的食粮,给予我们生命以及来世的允诺。
在《福音》中,耶稣在增饼前先祝福了那5个饼,然后将它们变成众人的食粮(参:路九16)。教宗表示,我们在领洗那天、在每次弥撒的结束礼,以及每次听到一句良言时,我们都成了蒙受祝福的人。
他们必须是“和平与希望”的播种者,“在依靠自己的努力和个人承诺的同时,也应知道有许多因素必须汇集起来,好使种子发芽、成长,生出麦穗,最后获得丰富的食粮”。
妳们要以圣言为食粮,从中汲取养分,在我们当代文化环境的光明与黑暗中向前迈进。
教宗接著谈到,明爱会虽然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日用食粮。然而,有一回,有一名失业的人告诉明爱会的职员,说:「带粮食回家仍有所不足。我渴望赚取食物回家。」教宗指出,失业的人缺乏「创造」粮食的尊严。
他说,我们应重新思考人的整体性,“不仅是身体需要食粮,心灵、理性、共融的召叫、普世兄弟情谊,以及无止境的爱也需要得到滋养”。如果将这一原则应用于移民问题,我们就能挑战个人和团体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