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抵达维也纳后,向圣母祈祷致敬的第一项活动结束后,便前往附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奥国境内遭纳粹屠杀的六万五千犹太人纪念碑前默祷致敬片刻,并与奥国犹太教大经师和犹太人团体代表交谈数分钟,便前往教宗访问奥国三天的住所
圣史路加说,耶稣讲述这比喻是为抱怨祂与罪人同席的法利塞人和经师所讲。因此可以说,这是一个讲给那些迷失却不自知、反而判断他人者的比喻。
一、杯与盘祸哉,你们经师和法利塞假善人!因为你们洗擦杯盘的外面,里面却满是劫夺与贪欲。瞎眼的法利塞人!你先应清洁杯的里面,好叫它外面也成为清洁的。
从那时起,耶稣就开始向门徒说明: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长老、司祭长和经师们受到许多痛苦,并将被杀,但第三天要复活。伯多禄便拉耶稣到一边,谏责他说:主,千万不可!这事绝不会临到你身上!
福音中,耶稣很清楚地提到未来的公审判,在和经师及法利塞人的辩论中,他提到默西亚来临的比喻(玛13:24-30,36-43)。
玛窦清楚地记得从那时起,耶稣就开始向门徒说明: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长老、司祭长和经师们受到许多痛苦,并将被杀,但第三天要复活(玛16:21)。因为门徒们要参与耶稣的任务、权能和命运。
我们不妨重温主教导那位经师的“最大诫命”的福音。主说:“第一条是……你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第二条是:你当爱近人如你自己”。
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法利赛人、经师还继续嘲笑、侮辱耶稣。这里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悬念、疑问,耶稣首先救赎的对象为什么不悔改,刑役们也沾有耶稣的血,却没有悔改。那个悔改的士兵与他们形成强烈的对比。
我们总想把福音的大能禁锢在安全计划的牢笼内,就像经师和法利塞人那样引用梅瑟的话和法律条文向耶稣提出吹毛求疵的问题,因为之前一直都是这样。然而,上主的爱更加强大。
经师与法利塞人就是这样,他们喜爱宴席上的首位,会堂中的上座;喜爱人在街市上向他们致敬,称他们为‘辣彼’(意即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