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在这受物质主义、自我中心和个人主义影响的世界里,也成了「反对的记号」。
然而,在遭遇世俗化冲击的当今教会,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在教会内盛行。此外,在信仰的实践中,出现了一种形式主义:信仰被保留在了礼仪与祈祷当中,却远离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令人担忧的,是众人有目共睹的那由于贫富越来越悬殊、由于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思想的心态所造成的张力与冲突的温床──这心态也表现在一种在经济上不受规范的资本主义里。
——对天国子民与地上公民问题的几点思考别尔嘉耶夫自己所处时代的东正教徒大声疾呼:东正教不能始终是僧侣—禁欲主义占主导的,基督教不能归结为对个别灵魂的个人主义拯救。
全球化的世代强调小装置,更好的工具、效率等等,使人容易变得个人主义,有见及此,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加强连系。
而是社会在遭到过去几十年中一些片面的,极端的,过分夸大的,几乎专制的个人主义的误导之后,教宗想再次捕捉住价值,回到一个介于个人和社会的有益的平衡点上。
这正是今年整个普世教会所将热烈强调的主题,而这主题在我们今天这个世代又是何等的重要与切题,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缺乏信德的世界与社会里:首先,我国社会本来就不是以基督信仰为文化底蕴,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市场经济、消费文化、个人主义
正当我们的世界弥漫着消费主义、明哲保身、日进斗金和个人主义等各式「筵席」的时候,福音却召叫每个人参加神圣的盛宴,亲身体验与上主和与他人相遇的喜乐、分享、正义及兄弟情谊的共融。
首先说,当今社会上的个人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在青少年中很有市场,不难说明问题。个人主义在道德观上表现为利己主义,一切以是不是对自已有利为转移,对自已有利的就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
在一个充满个人主义的世界里,我们有必要重新发现友谊规劝的重要性,为的是要一起迈向圣德。圣经告诉我们,既使义人也跌倒七次(箴24:16),而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软弱和不足的(参阅若一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