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明末清初之际闻名欧洲的中国教友
2010-05-25

他们带来西方先进的医药、化学技术,为清廷绘制《皇舆全览图》,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沈福宗的欧洲之行可谓功不可没。访法结束后,沈福宗于1685年应邀出访英国,在伦敦与英王詹姆斯二世会面。

法兰西映像
2011-11-07

这个发现让我兴奋莫名,我们过去对中国天主教史或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多侧重于耶稣会,无论是史实还是思想,这当然是时代与语言使然。

北京:学界、教界为“正定教堂惨案”八十周年举办学术座谈会
2017-11-01

关于传教士对抗日战争和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贡献与会者认为,从包括传教士在内的中国天主教会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到传教士这一群体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贡献、作用、影响,比如在中小学和高等教育、慈善救援、医疗卫生、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杰出贡献

宗教与灾后社会重建
2008-09-03

摘自中华宗教文化交流网

新世纪的保禄精神
2009-03-10

为教会在整个罗马帝国的传播,占有了地理、交通、政治、民族文化交流的优势。在“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背景下,为基督信仰普世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利玛窦文化适应与学术传教
2012-02-21

卫氏利用耳闻目睹的材料写成这部著作,第一次向西方人比较完整地介绍了中国地理,描述了东亚和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全貌[白佐良(GiulianoBertaccioli),〈卫匡国的《逑友篇》及其它〉《卫匡国及中西文化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积极探讨当代世界秩序与宗教关系
2017-01-23

譬如,有些学者主要倾向于考察,明末清初的来华传教士为中西方文化交流——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所做出的开拓性贡献;有些学者则主要认为,传教士只是以西学、特别是近代科技知识作为传教手段,

一位香港修女及其修会与一个地方修会的美丽故事(上)
2018-01-11

今日上海市第四中学拯望会修女收养、培育的女婴与耶稣会孤儿院的收养的男婴以及当时很多男女青年通过土山湾工艺品厂为近现代中国绘画和雕刻及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动教会音乐发展的昝益谦神父
2020-07-01

三、出国深造辛苦奔波2009年,昝神父代表中国宗教界到新加坡参加了““中新文化交流”。

依赖天主 效忠教会
2013-02-28

硕士论文内容是从中西文化交流角度来探讨基督论,题目是:圣言和道。之后返回台湾,接任达义修院院长职务,并在碧岳神学院讲授信理神学中的神学思想发展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