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首先讲到逾越节三日庆典的第一天,教宗说:“在圣周四晚上,在主的晚餐弥撒中,我们将重温主最后一次的晚餐中所发生的一切。
这是特别恩许给病人、健康照护人员、教友,以及所有善心人士的「一段祈祷、分享、为教会益处奉献个人苦难的时刻,并召唤众人在受苦的弟兄姐妹们面容上,认出基督的圣容──祂借着自己的受苦、死亡及复活完成了我们人类的救赎工程
我的家庭成员共十人,三个女儿、女婿,一个外孙,一个外孙女,分别居住在吴桥、郴州、北京、天津,每到主日,大家都会到各自居住的城市教堂里参与弥撒,去感恩天主,领受主的祝福。
5月12日复活期第四主日——善牧主日,也是教会特别为圣召祈祷的日子,适逢母亲节,银川天主堂神长教友们心怀感恩,满心喜悦地参与感恩祭,偕同圣母为圣召祈祷,为所有母亲们祈祷!
这户家庭的主人叫潘吉荣,今年69岁,床上躺着的那位老人是他的老伴,今年66岁,因患艾滋病已不能下床,一切生活都由同样也患了艾滋病的老伴潘吉荣照料。走过屋子,我问潘吉荣:“病床的这位老人是你的老伴吗?
主教团在呼吁信里说:「刻正全球面临了本世纪最严重的难民危机:由于内战、政治压迫、及诸多其他原因,无数的人──其中包括基督信仰的弟兄姊妹,被迫离乡背井,冒着生命危险到其他国家求生。」
教宗方济各5月5日主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了基督信徒善会和民间敬礼日弥撒。来自世界各地的7万名基督信徒善会成员参与了这一信德年活动。
11月23日主日,是基督君王瞻礼。这个重要的瞻礼是教会一个礼礼仪年的结束。罗马教区礼仪部门的负责人弗利西纳对基督君王瞻礼做了具体解释:问:基督君王瞻礼意义何在?
教宗本笃十六世于4月22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举行的天皇后喜乐经活动中,详述圣体圣事在基督信徒生活中根本的重要性。教宗特别恳请司铎和父母帮助儿童为初领圣体做好准备。
(玛5:10-11)圣经中有很多关于逼迫、试炼与苦难的描述。苦难不是目的,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生调剂品,而是圆满喜乐中最关键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