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婴孩的圣言帮助我们了解天主做事的方法,好让我们能够越来越被他的良善和无限的慈悲来塑造。教宗谈了有关在心灵上为基督的降生作准备的反思后,也提到历经一个世纪在圣诞节庆祝时期搭马槽的悠久传统。
这喜乐来自与基督的相遇,在於透过个人和团体的祈祷生活、每日聆听圣言,要求我们接触兄弟姐妹、快乐地度团体生活,以及接纳人性脆弱和在穷人身上拥抱基督的骨肉。
这个在1657到1666年间完成的古迹作品,时刻提醒着圣伯多禄继承人不变的职责:宣讲基督、解释并教导天主的圣言。正如在宝座上方的圣神引领人走向真理,祂也是慰藉者和代祷者,并在危急关头赐予正确的教导。
“因此,当我们的服务会变得平淡无奇,在僵化或平庸中‘走入迷宫’时,当我们在官僚主义和‘得过且过’的纠缠中不知所措时,我们要记住向上看,从天主那里重新启程,让祂的圣言光照我们,总是鼓起勇气重新踏上征途。
的确,在其它笔记中,可看到:“在道成肉身时,圣三并未取了人性,但在圣言,在道的人性中,我们瞻仰且也触摸到祂的神性。”
而我们蒙召与祂合作,首先便是要以感恩祭为我们生命的中心”;其次是要勤领圣事,特别是忏悔圣事;再者是要祈祷、默想天主圣言、行爱德、使我们能愈加相似于“慈悲天父”的那颗心(参阅:梵二文献《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
从此之后,她常常在办公室里给其他老师诵读圣经,有些老师也对此深感兴趣。
除了熙熙攘攘的游客之外,哭墙前的大多数犹太教徒是非常虔诚而心静的,正如佛教寺院里和尚的工作是念经打坐,在哭墙前诵读经文祈祷和诉说也是犹太教徒们的工作,不少人都是整天坐在墙前面,男人一律黑色装束:黑礼服,
讲授是让学生先阅读指定的书籍,由教师诵读教科书原文及其注解,学生逐字逐句地笔记,授课的内容则被记录、整理为注释集。
噢,修士们读一段,静默一会,反复诵读,反复静默,或凝视圣像,或闭目沉思己过,或敞开心门接纳,或赞美,或感谢……这一幕提升了我的灵性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