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图宾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张可创教授在演讲中,总结了利玛窦神父的精神和行为对现代的福传工作的七点启示。
没有圣神,所有的热心都是徒劳的,是假使徒:它只是我们自己的行为,不会结出果实来。
伦理学上说:善就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行为。而悲悯,顾名思义,就是悲天悯人,是一种源于同情又高于同情的博大情怀。
它不仅仅停留在一个人的不端行为,而是将一切都抛入混沌之中:正是他人,他们的存在,他们的本质引发了愤怒和怨恨。人们开始厌恶他们的声音语调,他们琐碎的日常动作,以及他们的思考和感受方式。
问15:亚巴郎在贝尔舍巴做了什么灵修行为?答:亚巴郎在那里种了一株柽柳树,并呼求上主“永恒天主”的圣名,显示他以信德依靠天主。灵修小结:天主应许的信实:依撒格的诞生是天主话语必将成就的明证。
、且能得心应手地控制自己的人,在很长的时间内,也不可能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思想变动及不规范的言行或某些方面的失误,因此,人都需要不断地反省自己,检查自己并及时加以纠正,如此才能常常保持心灵的纯洁和思言行为的圣善
他的行为体现了宗教的人文关怀,让更多人看到了信仰的美好与力量。如今,虽然叶荣华主教已在主的怀抱中安息,但他的精神如同火种,在我们心中点燃了信仰与爱的火焰。
在地方上、在最平常的情况中,以及在国际秩序中,愿非暴力成为我们的决定、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以及我们的行动,而且更要成为各种政治行为的特徵。
活的信仰(fidesviva):借着行为彰显出来的信德,是获得成义的关键。总结:这段《申命纪》30:10-14,是梅瑟最后劝勉以色列人“选择生命”的前导。
圣希伯律(St.Hypolitus)说:“一般情形慕道者接受培育三年,但决定他们改变的不是时间上的长短,而是生活行为的表现”。而且对慕道者的生活和职业也有严格的要求。